文/林上军
近期,看《但是还有书》系列视频,里面提到有家民营出版策划机构的负责人,专门找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书出版,他不赶热闹,不追名人,搞得出版社一度发工资都困难。
由于深入民间,独具慧眼,最终出了几本畅销书,现在他经营的出版社翻身了。其出版的书,一些作者原先虽名不见经传,但写的内容很有看头。杨本芬就是他发现的。
而更有意思的是,杨本芬是1940年出生的,如今80多岁,她文化程度不高,60岁开始写作,是江西铜鼓县运输公司一名退休职工。自2020年6月出版处女作——《秋园》以来,2021年、2022年、2023年先后出版《浮木》《我本芬芳》《豆子芝麻茶》。其中《秋园》入围第一届PAGEONE文学奖,在豆瓣评分与路遥《平凡的世界》持平,《秋园》自2020年6月第一次出版以来,至2024年3月已印刷第32次,一年前就已销售20多万册。
近日,笔者从网上买来《秋园》,阅读后觉得,这是一名普通百姓视角中的中国社会,通过她的母亲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起伏,书写出原汁原味的中国百姓家庭史。小说文笔朴实、清新、细腻,重点写一位中国女性秋园(杨本芬的母亲梁秋芳为原型)的故事,写了这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中原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
文中其父亲原型杨仁受,其笔墨虽没有秋园那么多,但同样经受诸多坎坷、曲折。仁受原本是当兵的,曾任国民政府参军处上校参谋,其与秋园结婚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还送了贺喜对联。他最终没有乘船去陪都重庆,回到老家孝敬父母。回乡后,因为在乡里当过乡长,为官时与人为善,处处替百姓着想,为百姓解难,净做好事,不做坏事,也没有血债,最后释放回家。在他家最困难的时候,那些得过他恩惠的周边百姓还偷偷救济他家。
在这本小说里,吃不饱、饿,曾是许多人物尴尬的生活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如今中国人解决了吃饭问题、温饱问题,是多么不容易。而且,从这本小说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在生活条件艰难的时代,人的生命显得更加脆弱。或许,秋园家的困难,秋园的一些不幸经历,有些特殊性,但也有一定的典型性。
我认为,杨本芬的作品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读者,在于其真,在于其没有高大上的主题为先。读者真切触摸到、回望到那段底层人民的生活史。
而且我觉得,至少在我的眼里,杨本芬花甲之年拿起笔,想把关于母亲及家庭的记忆留在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惊喜之处。从她的经历来看,她有一定文学功底的,虽然学历不高。而且她记忆力强,不用胡编乱扯。一个过来人,没有因为岁月的尘埃堆积,让自己息下来,仍有那么一股子劲。这一点,不仅仅值得写作者学习。
近些年来,在各个地方,不时冒出普通百姓业余生活高雅追求的成功例子,无论是写书还是画画,无论是亲近艺术还是拓展创作,均显现出时代的进步,普通百姓的精神追求变化。
60岁学写作,80岁出作品,开始是在4平方米大的拥挤厨房里写起来,而如今持续保持旺盛写作状态,其对于银发一族的激励,想必也是无穷的。
本版投稿邮箱:xsbqnyy1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