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杂乱地”变身“共富田园” 村民户户分粮油

  本报讯(记者 靳林杰 韩杰)“领菜籽油去啦。”昨日一大早,衙前镇山南富村村民陆华琴就骑着电动车,赶到村里的便民服务站,签字、按手印,拿到了2瓶共5斤菜籽油。

  全村582户村民,3000斤左右的菜籽油,户户有份。一天时间里,便民服务站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村民,大家笑容满面,领油回家。

  油是哪里来的?价值不足百元的菜籽油,为什么能让村民这么高兴?“这油不一样,是村里‘共富田园’的成果,我们看着油菜开花、成长、收割,用这油炒菜吃肯定更香。”陆华琴指了指村口的一片绿地,还能看出油菜收割后的痕迹。她说,菜籽油就是在这里产出的,“以前这里还是‘垃圾堆’,后来变成了‘共富田园’,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油、米、面,会分给村里家家户户,虽然量不大,但很开心。”

  陆华琴口中的“垃圾堆”,就位于山南富村便民服务站前,这里曾经是一块杂乱的闲置土地,有的村民会私自种菜,还有乱倒垃圾现象。两年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村创建,山南富村将这块5亩的土地打造成了“共富田园”。

  “通过创新共富模式,我们把这块地打造成了一片景观式‘共富田园’,种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山南富村党委副书记、村主任施展说道。在他看来,这块土地的改造,既解决了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也为村民谋了福利。

  据了解,从2022年开始,这片“共富田园”先后种植了水稻、小麦,“这块地面积不大,去年我们种植了小麦,每户大概分到了2斤面粉。”施展介绍说,因为是“共富田园”里种出来的,村民认可度很高,“不少村民把面粉做成包子、大饼,他们都说自己种的小麦就是好吃。”

  今年,在村民的建议下,山南富村以这片“共富田园”为基础,将村里65亩高标准农田纳入共富体系,种下了70亩油菜。“油菜开花时是一道风景,吸引了不少人来拍照,油菜成熟后可榨油,分给村民。”虽然是第一次种植油菜,却受到不少村民的喜爱。

  把“杂乱地”取名为“共富田园”,还有更深一层含义。“只要田不闲着,就能有收成,只要人不闲着,我们的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好,才能真正实现共富。”陆华琴说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未来,我们将依托‘共富田园’组织开展研学实践、趣味运动等活动,同步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农村生活更有活力,助力强村富民。”施展说,对于“共富田园”的未来发展,山南富村已有了更长远的规划。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湘里坊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周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杂乱地”变身“共富田园” 村民户户分粮油
1621.89万元 第24次“春风行动”落幕
萧山区文物工作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动员部署会召开
萧山甜瓜摘得省级金奖
综合施策系统治理 全力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新编绍剧《破阵》首演
2024年助企服务攻坚领导小组第四次例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