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夜之书”中品读大唐奇诡

  文/龙烟

  前几天, “唐诡”系列之三《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在横店开机。有了前两季的热播,观众已经拉满了对《唐诡3》的期待值。毫无疑问,卢凌风、苏无名、裴喜君、费鸡师、褚樱桃、薛环组成的唐诡小分队,会继续在长安这个“大棋局”中屡探诡案。

  电视剧《唐朝诡事录》系列里,诡案一个接一个,引人入胜,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魏风华的奇诡想象力。但如果你翻阅他写的同名书籍《唐朝诡事录》,会发现这并不是探案小说,而是3部连载的、关于唐朝怪谈与秘史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什么是志怪笔记?语文课本应该有所涉及,但由于有古文这道屏障,大家很少会从头到尾看完一本唐朝志怪笔记。

  其实,在奇幻、惊悚和恐怖小说流行的今天,如果上溯源头,会发现这类东西在古代就已经有很多了,而且想象力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这类文字,就统称为志怪笔记。

  据载,志怪笔记初见于先秦,兴起于魏晋,鼎盛于唐朝,且多数成书于中晚唐。由于战乱频发、灾荒盛行,人们处于一个人心惶惶的幽暗时代。深庭欢宴时、大雪夜围炉时、秉烛夜谈时,上至宰相下到士子都热衷于谈鬼论怪、寻仙慕道,整个社会仿佛在奔赴这场灵异、奇诡的想象力盛宴时,释放了那种难以遣怀的隐秘情愫。

  魏风华没有单独解读一部志怪笔记,而是提取了《酉阳杂俎》《传奇》《纪闻》等三十多本唐朝志怪笔记中的同类素材,以通俗易懂且幽默的文风,串联起一个个灰暗诡异甚至惊悚的故事。

  《唐朝诡事录》中引述最多的,恐怕就是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了。这个在四川成都长大,一生跨越了中晚唐的段大人,并不是一介布衣,而是历任校书郎、江州刺史、太常少卿等官职。或许是段大人在任上听了太多故事,觉得不记不爽,就在晚年寓居襄阳时,把奇闻轶事编撰了,权当自娱。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先生对《酉阳杂俎》有一个定义,叫作“黑夜之书”,认为它是一本秘密的书,收藏了许多冷僻知识。而在美国著名汉学家、《撒马尔罕的金桃》的作者谢弗看来,《酉阳杂俎》是中国古代最具魔幻色彩的书,不但非常有趣,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恰恰是这种涉及唐朝秘史、仙佛妖鬼、幻术道法、奇闻怪谈、坊间轶事、异域传说、珍禽异兽等秘密知识的记录,给了魏风华创作的无限灵感。

  电视剧《唐朝诡事录》系列的人物设定,多数是魏风华根据剧情推进需要虚构的,但主角卢凌风、费鸡师这两个角色,还是能从原著提供的志怪故事里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的。

  主角杨旭文演的是范阳卢凌风,名不虚设,这个范阳卢氏还真有出处。

  据历史记载,中国的世家“豪横”时代有两个阶段最辉煌,分别是两晋北朝和唐朝。北朝首推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唐承北朝而来,以“崔、卢、李、郑”为四大世家。唐朝的志怪笔记作者给故事的主人公取姓名时,不是姓崔、卢、李、郑,就是次一等的世家之姓,比如萧、裴、韦、薛、柳、杜。

  在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人物设定里,卢凌风虽然是公主的私生子,但收养他的人是范阳卢氏,他的孤傲的背后又来自世家的荣耀感,他的刚正不阿也自带世家的风骨。卢凌风的女友喜君姓裴,也算是次一等的世家之姓,虽然裴喜君在剧中并没有刻意强调她的姓氏的荣耀,但与卢凌风也算是“官配”。

  在《甘棠驿》诡案篇中,还出现过一个自称清河崔氏的人,进了客栈嚷嚷着一定要住上房,一副骄横跋扈的样子,结果被迷烟迷晕后杀了。

  为什么即便没有高官加身,这些世家子弟还那么骄傲呢?《唐朝诡事录》里给出了解释:

  原来,世家大族主要是因为有文化学识根基的缘故,才让他们这么“骄傲”。

  以范阳卢氏为例,在中晚唐时代,共有一百多人考中进士。而唐朝的进士考试是比登天还难,主要是录取的人数极少,每年只有二三十人。两相对比,就会发现范阳卢氏的成绩太傲人了。之所以如此优秀,自然是得益于世家大族自东汉以来连绵不断的家学传统。

  而清河崔氏也很牛,唐时共十二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后就占到十人之多,他们基本上都是依靠学识考中进士而走入仕途的。当时,“崔、卢、李、郑”中,又以陇西姑臧大房李氏、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卢氏、荥阳昭国郑氏最高贵。以上四家,即使为布衣,仍傲视公卿:“姓崔、卢、李、郑了,余复何求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电视剧《唐朝诡事录》里的主角之一费鸡师,名叫费英俊,因为爱吃鸡,别号鸡师,是一个曾经混迹于长安鬼市的神医。演员陈创演绎的费鸡师非常讨喜,造型扮相奇异,破烂的衣服像个叫花子,鼻头红红的。每次出场,费鸡师都能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或啼笑皆非,或感动满满。原本以为这是魏风华编撰的一个电视剧人物角色,岂料在《幻影术》一篇中居然有费鸡师的原型。

  古代版的费鸡师,是个中唐奇人,名字一模一样。这个费鸡师是个蜀人,相貌奇特,眼是红的,没黑瞳仁。段成式还亲眼见过此人,据说是在唐穆宗长庆初年,当时费鸡师老人家已七十多岁。

  费鸡师不仅会给你看病,还有些“神”。他每次给人治病,总在庭院里放一只鸡,又取鸡蛋般的江石,叫病人握在手里,随后踏步运气,口中念念有词,鸡便旋转而死,江石亦破碎,病人之疾遂愈。

  费鸡师有个家人叫永安,有一天,他发现永安有厄运,马上令其服下丸状的道符,随后给其发功,道符竟于永安的脚心展现。费鸡师还给段成式的仆人沧海看过病,当时让仆人脱光上身,背对着门。费鸡师就执笔站在门的另一侧,在门上一边书写道符,一边大声喊:“过!过!”再看那墨迹,居然透过厚厚的门板,显露在仆人的背上了。

  《唐朝诡事录》分好几卷,故事归类十分清晰,取的标题也很炫目,比如《鬼迹:夜幕下的魅影》《多维空间:唐朝的平行世界》《唐朝人的小众故事》。仔细阅读其中串联的小故事,会发现魏风华创作电视剧的很多元素,都来自千年前的唐朝。

  在《唐诡1》中,长安县县令伪装成仙长,通过加入西域幻草的长安红茶引人上瘾,此人不以真面目示人,而是戴着名叫“方相”的面具。“方相”是在葬礼中使用的魌头。所谓魌头,是一种驱鬼面具,同时具有收集逝者魂魄的作用。它别名叫苏衣被,又称狂阻,分两类,四个眼睛的叫方相,两个眼睛的叫僛。方相俗称“开路神”,走在驱鬼队伍的最前面,样子如下:“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据传说,它也能驱逐罔象。

  幻术大会是《唐诡1》的最后一个诡案,不料还真有原型。

  唐朝很多皇帝都喜欢幻术,不仅经常在宫廷看表演,还会在长安举办幻术大会。每到这时候,各地的幻术师都云集长安。其中很多来自遥远的地方,比如西域的龟兹,中亚的撒马尔罕,西亚的波斯和大食,南亚的天竺……

  有的幻术师能口吞剑,有的能利用水瓮和横刀制造出被肢解的幻象。更离奇的幻术居然跟现代的虫洞有得一拼。

  在《唐诡2》的《风雪摩家店》篇,卢凌风在打斗中遇到了墓地下的凶兽,最后苏无名想起来用柏木做的利剑才能杀死它,这一情节在古代也有相关传说。据说,在古代选择墓地一般都在柏树林中,即使找不到树林,最好在坟前种两棵柏树,为的是防罔象和弗述两种凶兽。

  在《唐诡2》中,苏无名用150钱买了一根狼筋,并送给卢凌风,说这是一个测谎神器,只要点燃后放在嫌疑人的鼻子上,说谎的人马上会脸部抽动。在《郎巾真的能测盗吗?》篇里,还真的记载了有关狼筋的知识。

  有人说狼筋就是狼的“中筋”,也就是大腿里的筋,故而又称“狼巾”。但也有人认为,“郎巾”并非狼的大腿筋,而是由某种虫子结成的东西,至于是什么虫子结的,就不知道了。如果用火熏烤郎巾,它会像虫一般蠕动,并发出奇怪的味道。据说有一群围观的仆人,有一个丫鬟脸上的肌肉、嘴唇,甚至手脚都开始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不管“郎巾”什么样子,它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只在盗窃案上管用。

  如今,《唐诡3》已经开机,想必会有更多诡谲的志怪元素被纳入,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看一下魏风华的原著《唐朝诡事录》吧。说不定,对勘破《长安》篇剧情有些许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文化 悦读
“黑夜之书”中品读大唐奇诡
唐诗背后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