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聚才汇智“强磁场” 绘就和谐劳动“新蓝图”

加快形成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新格局

  ■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孔潇文

  人社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今年,是全面开启“后亚运时代”发展新阶段的起步之年,对于萧山人社来说是赶超跨越、塑造变革的关键之年。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紧紧抓住省委、市委、区委“新春第一会”对人社事业的新要求、新机遇、新使命,以奋进攻坚破难、品牌提升、强基固本“三个年”为总统揽,围绕激发人才活力、促进就业创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持续发力,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群众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用心聚人才  助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动萧山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人才。今年以来,萧山以更加精准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聚集人才,助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新高地,以“人才出彩”赢得“城市精彩”。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离不开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高端人才。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的主力军。今年以来,萧山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斐然。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站4家、省级站7家,新进站博士后163人。

  人才招引,政策先行。区人社局打造“线上+线下”“会议+活动+渠道”多元立体引才模式,吸引全球范围内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卓越科研创新能力、拥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或产业化经验的博士毕业生来萧发展,形成《萧山区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初步构建产才融合发展的萧山模式。

  除博士后群体外,今年以来,区人社局还同步加强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实施“春雨计划”,打响“潮启WE来”青年人才招引品牌,赴50余所知名院校巡回招聘,聘请百名萧山籍大学生担任“校园引才大使”以才引才。截至目前,新招引35岁以下大学生4.72万人,增量增速居全市前列。

  技能工匠,大任担当,制造业发达的萧山对产业技能人才充满渴望。区人社局启动“新萧匠”三年培育行动,组建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产业联盟,校政企共建“现代产业人才学院”“乡村技能学院”。截至目前,我区已举办10场职业技能竞赛,打造1个技能型社区、5个技能型乡村、29家技能型企业。新增技能人才10276人、高技能人才5072人。

  全力促就创  助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就业正是连接幸福与奋斗的纽带。今年年初,我区将“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新增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10家,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1000个”列为2024年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为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坚持以“乐业萧山”品牌为核心引领,全面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一揽子措施,突出重点群体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11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7647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8085人,新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1个、见习岗位3237个。

  与此同时,区人社局还不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开展政策宣讲、赴外招聘、直播带岗、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优化“一站式”创业服务场景建设。在优化初创企业服务方面,打造创业陪跑空间是其中一项有力举措。区人社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了集资金、场地、项目、服务于一体的创业陪跑空间,创业者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入驻心仪的创业陪跑空间。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创业陪跑空间5家,新入驻企业122家,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73万元。

  除了精准实施就业帮扶举措外,今年以来,我区还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积极扩容增量高水平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全力打造产才融合最优示范区。通过实施萧山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5213”计划和大力推进青年人才创业计划,出台《萧山区大学生创业管理办法》,指导开展“创客天下·杭向未来”海归小镇数字医药专项赛等,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让成千上万个创业梦想在萧山停泊、栖息、腾飞。

  确保“兜好底”  助力打造民生幸福之城

  社会保障是社会运行的安全网、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更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全省的人口大区,如何让社会保障更加普惠共享、社保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萧山有着自己的解法。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坚持求真务实躬耕不辍,提标扩面润泽民生。截至11月底,全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120.26万人、76.89万人、113.74万人。与此同时,养老待遇得到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370元。今年1-11月,累计发放各类养老保险待遇140.82亿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一年来,百姓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区人社局以改革创新理念开发“工伤48小时报”“工伤e服务”系统,工伤办理时间从60天缩减至3天左右,从“跑5次”到全程网办,并开通工伤联网结算服务,解决参保单位和职工垫付医疗费压力大、报销时间长、办事跑路多等问题。

  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同时,区人社局还不断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迭代升级“社彩枫呈”企退养老品牌,推出“一镇多品”“多镇一品”等全新企退活动模式,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区人社局积极探索镇街企退教学点试点。在瓜沥、新塘、闻堰3个镇街开设企业退休人员教学点,打造“家门口”教育服务点,实现了覆盖“区—镇街—村社”三级的老年教育网络,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高压防欠薪  助力打造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劳有所得”,不仅关系劳动者的利益实现和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聚焦源头防范和矛盾化解,萧山为劳动者撑起权益“保护伞”。

  将劳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可以极大限度地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今年以来,我区加大开展企业用工体检、电子劳动合同签订,防范劳动领域风险。劳动关系夯基固本的同时,我区重拳出击治理欠薪行为,聚焦“压总量、减增量”和“三个不发生”目标狠抓欠薪治理,控源减量、主动监管,属地行业齐抓共管。

  目前,我区22个镇街已建成23个基层劳动关系服务站点,每个站点开展服务事项7-10个,有效打通劳动关系治理微循环,全面提升辖区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依法高效妥善处理劳动人事纠纷,今年5月,区人社局还在区矛调中心成立1个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探索“1+1+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加强纠纷多发领域调解,提升劳动人事争议“无讼指数”。今年1-10月,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92.88%,调解成功率72.18%。

  行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新的赶考路上,区人社局将着重在打造“乐业萧山”、建设青年之城、构建技能社会、优化治理体系四方面发力,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努力实现“后亚运时代”人社事业蝶变跃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湘湖周末
   第07版:梦笔桥
   第08版:小记者
加快形成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新格局
倡导健康理念 培育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 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