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靳林杰 韩杰 通讯员 李嫣琼)污水治理,一头连着生态,一头连着民生。近日,萧山水务公司下属污水公司开展了第三届(2024年度)优秀技改项目评选活动,13个技改项目,覆盖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核心环节,聚焦“四新”应用方向,重点展示在高效节能新工艺、智能监控新设备、绿色环保新材料及标准运维新制度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充分展现了我区在污水治理领域技术创新上的探索与实践。
有时污水满溢要开挖修复,怎样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其中非开挖短管置换工艺在萧棉路的实施与应用项目便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萧棉路(工人路—市心路段)污水管频繁发生井间堵塞导致的满溢情况,经检测,该段管道两处结构性缺陷较为严重,传统树脂内衬修复工艺难以奏效;加之管道位于萧棉路与纵七路交叉口,开挖修复面临复杂的行政审批程序。针对这一难题,该公司下属中片运管中心经过深入实地调研和技术论证,创新性采用短管置换裂管法,实施有机更新。实践表明,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管道缺陷问题,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道路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味道大,怎么解决?钱江水处理厂虽已对异味区域全面实施加盖除臭工程,但其进水区域因废气原始浓度高、设备活动式运行等情况,易产生跑冒等偶发情况。钱江厂针对性采用膜扩充、活动式密封结构等形式进行二次保障,有效消减异味问题,显著改善厂区及周边环境质量。
在处理水排放上,临江水处理厂探索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安装与应用技改项目,根据自身工艺处理在提标与扩建厂区增加次氯酸钠加药系统,通过在提标稳定池出水管2个投加点与扩建稳定池出水总管1个投加点投加5%浓度的次氯酸钠,对排放污水进行进一步消毒处理。该工艺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污水排放口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数量,为污水安全达标排放提供了双重保障。
“持续实施‘以基层为主导、以技改为载体’的产研用融通创新机制,是我们追求极致成本、极优效率的具象化‘解题思路’”。萧山污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公司以“技术改造、人才支撑、工艺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为抓手,通过创新主体引育、协同平台打造、载体功能拓展等多维举措,全面提升创新效能,在技术改造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产出了一批兼具创新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技改成果,有力推动了技术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
今后,萧山污水处理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技改支持力度,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深化技术革新应用,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萧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