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靳林杰 摄/记者 郭立宏
在消费降级的浪潮中,餐饮行业首当其冲,成为感受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
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餐饮行业遭遇了近 30 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将近 300 万家餐饮门店无奈 “折戟”。不少市民也留意到,萧山的众多餐饮门店更迭频繁,开店与关店的场景不断上演。
开店,代表着希望,关店,意味着遗憾退场。纵观萧山餐饮市场,几家老牌餐饮企业总能在市场变化中屹立不倒,它们也是让萧山社零规模稳固站在“千亿台阶”之上的“助力器”。
其中,家乡园度假酒店堪称萧山老牌餐饮企业的典型代表。自 1998 年创立以来,27 年间始终秉承“实惠+本味”的餐饮经营理念,从单纯的餐饮业务逐步发展成为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酒店。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该酒店客流量增加了 4.6 万人,营收增长了 500 余万元,同比增幅达 20%。
在这 30 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家乡园是如何求变求新,保持长久发展韧性?其经验又能否为其他餐饮企业提供借鉴?记者走进家乡园,深度观察——
精准定位 以烟火气吸引消费者
近来,每天下午三点半,家乡园度假酒店门口便会摆好灶台,架起手机,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熟食直播。
酱色汤汁中,蹄髈、猪蹄和卤鸭在咕嘟翻滚,升腾的热气裹挟着浓郁的卤香飘散至街道。当手机镜头对准那油亮发颤的蹄髈时,弹幕瞬间密集跳动起来:“留两个!”“六点下班来取”。
肉眼可见的新鲜美味,也让这样的户外熟食直播名声如卤香一般飘远,成为了周边众多居民每日的定点关注节目。
每次熟食还未完全摆出,就已有不少居民自觉排起长队。一位居民表示:“之前偶然看到直播,才发现家门口有这么一家酒店外卖现做的卤味,满满的烟火气。我买过一次蹄髈,口感软糯,39 元一个,价格十分实惠,比自己在家制作方便多了。”
家乡园度假酒店负责人沈爱琴坦言,户外直播卖熟食,是酒店的一次“求生探索”。
尽管 2024 年酒店的就餐人数和营收都在增长,但作为资深餐饮人的沈爱琴,早已敏锐地察觉到消费降级给餐饮行业带来的冲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均消费降低了,我们酒店的人均消费水平已从 150 元降至 120 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线上线下全场景经营已成为餐饮行业的必备能力。事实上,家乡园此前就曾尝试在室内进行直播,售卖酒店套餐。然而,由于场景单调,内容又以单纯推销为主,直播间的流量逐渐流失。
“这也促使我思考,大家都在做直播,我们怎样才能吸引萧山本地消费者的目光。”沈爱琴说,这次户外直播效果不错,直播间始终能保持 150 人左右的在线观看人数,观众互动也极为频繁,常常有人留言让酒店预留一份熟食。
沈爱琴介绍:“我们卖熟食并非为了盈利,最初的目的是想让周边居民以实惠的价格品尝到我们家的菜品,提升酒店的知名度。在此过程中,也向消费者明确我们酒店的定位——大众化。”
从线下引流的表现来看,成效不错。许多此前从未听说过家乡园的客人,在购买了一份外卖后,觉得菜品品质不错,价格也亲民,便会尝试到酒店订餐。
洪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以前没来过家乡园,上次买了鱼圆,1 元一颗,比菜市场还便宜,味道也很好,这次我就把年夜饭安排在了这里,亲戚们的反响都挺不错。”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大众消费路线,从没动摇过,从现在表现来看,这种坚守是我们发展下去最大的动力。”沈爱琴介绍,这几年,餐饮市场波动较大,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高档饭店。究其原因,是消费动力不足,商务宴请大幅减少,所以高档饭店受到较大冲击。
沈爱琴认为:“消费趋势在不断变化,如今的趋势就是大众化,餐饮从业者必须紧跟这一变化。”
她说,曾经有一家高档酒店退出市场,有意邀请自己接手,那家酒店装修豪华,转手价格也比较合适,在当时,她也颇为心动。“但心动之后是冷静,考虑到我们酒店的定位始终都是‘大众化’,过于豪华的装修其实与定位存在偏差。”最终,沈爱琴没有接手那家高档酒店。
坚守萧山美食 以“本味”征服消费者
做餐饮,如何抓住消费者的胃和心,沈爱琴有自己的答案——只做“本味”。
“萧山人总有喜欢的那几道菜,我们做好了萧山人爱吃的菜,就能在萧山的餐饮市场站稳。”沈爱琴说。
何为“本味”,即新鲜食材本身所蕴含的鲜味。
去农贸市场逛一圈,观察萧山市民的买菜偏好,便能大致了解他们的口味倾向。许多人钟情于农贸市场门口的路边摊,那里售卖的大多是周边农户当天现采的食材,买回家下锅炒制时,仿佛 “菜的灵魂还在地里”。
这种对新鲜食材的执着追求,早已深深烙印在萧山人的骨子里,也刻进了沈爱琴的经营之道里。
“鲜”的味道能否被精准辨别?“萧山人的嘴巴可是十分挑剔的。比如一条鱼养在鱼缸里,若嘴巴还在动,但尾巴已经僵硬,萧山人一尝便知这条鱼不够新鲜了。”沈爱琴深有感触,为什么酒店要有鱼缸,还是因为萧山人更倾向看到鱼是现杀现烧的。
每次听到客人评价“菜品鲜”,沈爱琴心里是很高兴的,她说,能够品尝出食材本身的“鲜”,说明这道菜做得到位。在她看来,“鲜”是萧山人对美食的最高评价标准。
因此,虽然预制菜的便捷度更高,但是家乡园从不使用。
在家乡园酒店的后厨,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条标语:“菜是做给亲人吃的”。沈爱琴坚信,用最质朴的方式才能做出好味道,而好味道的基础便是优质的食材。
家乡园主打萧山本地菜,同时也考虑到当下年轻人喜爱重口味的特点,融入了一些川菜、湘菜元素。毕竟,如今酒店的客户群体中包含了不少外乡人。
在沈爱琴看来,当前大家对杭州美食存在误解,主要是因为了解不够全面,从而产生了偏见。“我们要让大家知道,杭州不只有楼外楼,杭州味道也不只是西湖醋鱼、叫花鸡,萧山土菜,虽然‘土’,但却是美味。”
因此,家乡园持续围绕萧山本地味道进行研发创新,坚决不使用预制菜。“确保食材新鲜是我们的根本,原料的新鲜是菜品受老百姓欢迎的根基。”沈爱琴强调。
接下来,沈爱琴想让萧山味道走出萧山,被更多消费者所知晓,“我们要坚守初心,扛起属于我们杭州地方餐企的责任。”
营造氛围感 提供情绪价值留住消费者
如今,超市里开设“食堂”,火锅店里设置 KTV,吃完烤肉还能洗个头,买杯咖啡还能“顺”一份快餐……
当下的餐饮业态,求变求新,发展变得更活了,已经不再是靠提供餐饮服务就能吸引来顾客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情绪消费成为突出重围的关键密码。“如今的年轻人热衷于‘漂亮饭’所带来的情绪价值,虽然我们的客户群体主要以家宴为主,但同样需要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才能留住顾客。”近两年,家乡园从就餐氛围感的营造入手,为顾客提供情绪价值,将餐饮从单纯的“吃饱”层面升级为“情感连接”,这恰好契合了消费降级背景下“减少不必要消费,聚焦核心需求”的趋势。
例如,前两年,家乡园酒店拆除了三楼的一处包厢,精心打造成儿童游乐园,配备了滑梯和抓娃娃机。于是,酒店便呈现出这样一幅场景:包厢内,宾客们推杯换盏,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热闹非凡;包厢外,孩子们尽情玩耍,欢声笑语不断。
这两年,家乡园尤为重视生日宴会的接待服务。只要顾客有需求,酒店便会为其精心设置生日仪式。比如,若有孩子和年轻人过生日,酒店设有浪漫的星空房。除了包厢本身有特色,酒店员工还会精心布置氛围,用沙画写下祝福语,还会为顾客准备长寿面,安排切蛋糕仪式等,服务愈发贴心周到。
家乡园酒店还围绕孝文化,专门推出“老人宴”主题。通过营造特定氛围,让子女为老人烧长寿面,举行跪拜仪式,以此传递感恩文化,弘扬孝道。
沈爱琴希望打造“一站式情绪消费”模式。她认为,当一个家庭中的老人和小孩都喜爱上家乡园酒店,那么他们家庭聚餐时必定会优先选择这里。
“当然,酒店营造的最大氛围感,应当是让顾客切实感受到爱。”沈爱琴分享道,酒店管理者将爱传递给员工,员工心情愉悦,自然也会将爱传递给顾客,让顾客也能收获快乐。
沈爱琴深刻认识到,在当前的经营体系中,作为创始人与顾客之间存在一定断层,尚未真正让顾客感受到来自家乡园的关爱。因此,她决心改变服务理念。
“让员工爱顾客的前提是爱员工,我们要把员工当作顾客一样,真诚地表达内心的爱,让员工感受到温暖与幸福,如此员工才能将这份幸福传递给顾客。”沈爱琴分享道,“我们重新塑造企业环境,把家乡园打造成为一个有温度、充满爱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