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韩文菁
钱塘江南岸,萧山人始终秉持“弄潮儿”精神,以匠人初心追求卓越,在产才融合与创新驱动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为打造青年向往之城,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发展,今年以来,我区不断聚焦青年需求,推出萧然青才卡、“青年百万创业金”计划等举措,以政策赋能、服务护航、平台搭桥,推动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今年一季度招引35岁以下大学生8012人,同比增长10.2%。从成长激励到创业扶持,从技能提升到就业保障,一系列扎实政策正助力青年在这片热土上安心扎根、勇敢追梦。
福利升级
打造青年服务新标杆
“3,2,1!”在倒计时声中,“青潮而出”主题缓缓升起,青年专享消费券同步开抢!近日,由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区人社局、团区委联合主办的“青潮而出—2025萧山区森系青年生活节”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不仅有实打实的青年专享消费券福利,还设置人才集市为青年提供求职机会,30+市集摊位引领“治愈系生活”潮流,一站式满足购物、娱乐、求职、社交需求。而这仅仅是我区为青年构建品质消费、社群互动和自我提升于一体的多元化城市生活新体验的举措之一。
今年2月,我区推出专为青年定制的“萧然青才卡”,为来萧青年升级福利。该卡兼具实体卡与线上服务功能,集结政务通办、医保结算、交通通乘、补贴通领及生活权益等服务。“萧然青才”线上小程序还提供政策查询、生活消费、运动体验、金融支持等优惠服务,使萧然青才卡的服务功能更加高效、便捷、多元化。
据了解,在萧山缴纳社保的40岁以下普通职工或45岁以下人才群体均可申领萧然青才卡。截至3月31日,萧然青才卡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5万,日均活跃用户超1800人次,服务场景持续拓展,青年获得感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萧然青才卡这一青年服务载体,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聚焦青年消费热点,引入潮流业态,丰富青年专享福利,进一步增强在萧青年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
作为全省唯一常住人口突破200万的城区,我区正迎来一场“青春风暴”——15—35岁的青年群体占比逐年攀升,活力涌动。如何将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发展动能?答案在于: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为此,近年来我区以更精准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推广一系列与青年人才有关的品牌工作。通过响应和实施“菁才弄潮”引才汇智、举办青创研修营等活动,聚焦“青年聚力”,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为青年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服务。
政策先行 打造青年创业“强磁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我区以“真金白银”支持青年逐梦:大学生在我区范围内新创办符合市、区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符合一定条件可申请最高100万元补助(含无偿资助、房租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扶持和发展再扶持等五项)。
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大学生来萧创业热情,区人社局还加大赛会引才力度,通过搭建多维度、全链条的创业培训体系,为拥有梦想的大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创业服务和支持,加速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与蝶变。
今年初,为高标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加快打造“青年向往之城”,区人社局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重磅推出《萧山区青年创业领军项目扶持办法》(“青年百万创业金”计划),入选项目将分阶段获得100万元创业金资助:首期拨付50万元“启动资金”,一年后通过考核再拨付50万元“成长激励”,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政策不是‘躺拿’,而是‘助跑’。”区人社局留创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首批次申报征集已在进行中,我们将与意向项目精准对接、严格评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潜力股’上。”据了解,申报的项目应符合萧山区新兴产业导向,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申报的企业需兼具“硬指标”与“青春味”:企业在萧注册三年内,上年度或当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企业连续6个月带动就业(缴纳社保)不少于50人,其中40周岁及以下青年占比不低于70%;企业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持有股份不低于30%,且在所在企业缴纳社保。需要注意的是,萧山区青年创业领军项目与区顶尖人才项目、区创新创业团体“5213”项目、区大学生创业项目发展再扶持等同类政策就高不重复享受。申报萧山区青年创业领军项目,特别优秀的项目可以在核心成员年龄或持股等方面予以破格,区内成熟企业控股或参股企业不列入资助范围。
不止于“引才”,更在于“成才”。通过“百万创业金”等政策,我区正构建“创业—就业—产业”的良性循环:青年带着创意而来,城市提供土壤助力成长,最终反哺地方经济。
量质齐升 打造青年人才新高地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区以创新思维推进“新萧匠”培育行动,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5年“新萧匠”培育行动推进会上获悉,全区已形成42万技能人才的规模优势,在先进制造领域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技术能手。
这一显著成效的取得,源于萧山构建的多元化、立体化培养体系。其中,作为三维扫描行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尤为亮眼。该公司高技能领军人才林武全的成长轨迹颇具代表性——通过萧山为技能人才搭建的“匠苗培育计划”,围绕技术攻关、带徒传技、技艺传承等核心职能,完成了从“技术能手”到“浙江工匠”的转型。
政府搭建平台,企业释放资源,人才赢得尊重。当前,我区已打造出覆盖“政企社校”的多层次人才培育生态,形成“引育留用”全链条闭环体系。“新萧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为技能青年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其中就包括:在经济激励方面,设立首席技师每月工作津贴;给予市级以上技术能手和区级竞赛获奖选手奖励。在平台建设方面,对建立技师工作室的企业给予开办经费补助和运行经费补助。在职业发展维度,打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通道,优秀技能人才可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在萧山,技能人才不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待遇保障,更赢得了社会尊重和专业成长空间。”作为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的林武全深有感触。
此外,我区还推出“竞赛选拔+标兵引领”的双轨培养机制,既注重通过技能竞赛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又强调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了“以赛促学、以产带教、产学融合”的良性发展生态。今年,区人社局将举办10场区级职业技能竞赛,其中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拟举办“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新职业技能竞赛,为青年技能人才搭建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为加快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新萧匠”高技能人才队伍,全力推进“青年向往之城”建设,今年我区将围绕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缩小“三大差距”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大目标,开展实施全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技能照亮前程培训、技能强企、技能竞赛夺牌、技能培育基地建设、技工教育强基提质六大行动,推动技能人才“量质齐升”。
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始终是萧山发展的动人图景。接下来,区人社局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完善全链条培养体系,以更广阔的视野集聚人才、更精准的服务赋能发展,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让青春力量与萧山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共同书写产才融合、活力迸发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