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味子

我经历了四次征迁

  ■傅志泰

  参加工作以来,我前前后后经历过四次“征迁”。前三次,我是参与对别人的征迁工作,最后一次是自己居然也成了征迁对象。

  我第一次经历征迁,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当时我在城区一家企业担任人事科长,因企业扩大,在西山北面的原城厢镇西门村征用了一块空地,无需拆迁村民的房子。那时的土地征迁政策,是按劳土比例安置劳动力,将村民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招工安置进本厂工作。过去非农业户口还是吃香的,村民觉得自己能赤脚进城当工人还是满意的。

  第二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已调入一家事业单位负责人事工作,因单位新建办公大楼,在通惠路边上的车家埭村征用了十几亩土地,同样也是按劳土比例安置劳动力的政策,农转非招工录用了几十位村民来本单位上班。那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还不如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一位学历较高的村民,不愿被安置到我们单位,自己找门路去了一家二轻系统比较有名的企业,想不到干了没几年就下岗了。最后她重新找到我们单位,但已经不可能拥有正式编制了,只好做了一名临时工。她一直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我经历的第三次征迁,已经是2007年了。我被区委组织部选调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征迁指挥部挂职锻炼,这是省重点工程,任务十分艰巨,需扩建征地9627亩,总共拆迁的农居达3100多户、企业205家,安置劳动力1万余人。征迁任务顺利完成后,区委、区政府隆重召开了表彰大会,《浙江日报》用了整整两个版面,宣传报道了这次征迁工作。我的名字也刊登在了二期征迁先进工作者名单中。

  2024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居住在城区商品房的自己,居然也成了“征迁户”。因地铁建设需要,我所在这个小区的部分绿化带被征用了,征地补偿款归小区全部业主所有,按房屋面积大小分配到户。虽然钱不是很多,小区的环境也受到了影响,但一想到今后家门口就有地铁站的便利,小区居民还是理解支持征迁工作的。当我拿到征地补偿款存单时,就像小孩子过年时拿到了压岁钱那样开心,这多多少少也让我体验了一下“征迁户”的感觉。

  小区附近,地铁施工工地如火如荼。不远处,几幢高大的周边村征迁安置房已拔地而起。我们这个城市正因征迁改造而变得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可敬的水饺皇后
粤东的传奇采购
我经历了四次征迁
好在我们有颖秋
68级跌水瀑布
婺源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