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临浦围绕“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总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镇、环境立镇、文化兴镇”三大战略,防疫情、稳经济、促发展、保安全,切实落实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和镇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临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小城市培育工作连续四年荣获省级优秀。
全力以赴谋转型
发展动能得到培育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承压奋进。全年预计(下同)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6.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0.9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超额完成区下达目标任务,同比(下同)增长7.1%;外贸出口逆势突围,实现17.7亿元,增长15%;完成财政总收入10.2亿元,增长22.6%。
“腾笼换鸟”全力推进。全年预计收储连片区块300亩,临北路两侧380亩连片用地启动收储。按要求完成亩均税收4万元以下的173家企业分类整治提升工作。全年新增产业空间2.42万平方米,通过引进产业运营商,3万方闲置厂房有效盘活,预计亩均税收提升至79万元。
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总投资10亿元的联东U谷·杭州南部智造产业港项目奠基开工,将成为临浦首个亿元税收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洁雅“未来工厂”总部项目顺利摘牌,有望成为临浦首家上市公司。萧山电厂储能电站、广利幕墙等6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全面推进。陈家墙门文创园、英华工艺品小微产业园等孵化平台开园运营。
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浙江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23家。大天数控被列入市“未来工厂”培育企业库,旭烈电机等6家企业入选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调研诊断全覆盖。
全力以赴促统筹
城乡功能实现持续优化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完成亚运场馆赛事功能验收和所有项目验收,成功举办全国柔术锦标赛;亚运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场馆周边“最后一公里”体验区建设等项目全面推进,东藩中路入选全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赛马”活动良好项目。浦南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项目,进度位居同批次前列。老街改造提升一期完工开街,吸引游客超65万人次;峙山景区景观提升和外滩公园项目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环城东路实现通车。
乡村发展强基固本。12条四好农村路完成建设,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提升村、2个整治村通过区级验收,横二村入选区第二批示范村创建名录,白鹿塘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横一村创建为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全市首批共富村,全年累计吸引1000多批次省内外团队学习考察;临浦镇乡土生活亲历区列入区级未来乡村组团振兴示范带,新联村列入区级基础型未来乡村。全镇29个村社实现经营性收入4616万元,较上年增长15.2%;支持村社创办强村公司,成立2家,筹建1家,横一“柿柿争先”、詹家埭“腌学社”两个共富工坊项目列入区级示范创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横一、横二及浦南区块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省级绿色农田项目并基本完成建设。完成詹家埭、石塔170亩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聚焦“碧水迎亚运”,成功创建成为市级水美乡镇。“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工作排名位居全区前列,并3次上榜市级优胜名单;全市垃圾分类现场会在我镇召开,成功创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村1个、示范小区2个;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查和省委专项督查问题整改,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全力以赴优民生
生活品质实现提档升级
全面做好公共服务供给。“健康临浦”深入推进,成功创建为省级健康镇;成为全区首个完成4项新冠疫苗接种指标的镇街。完成东藩小学扩建、大庄幼儿园新建项目;与杭州绿城育华教育集团签约,合作建设浦南未来学校;继续实施教师培优拔尖工程,获市区级荣誉教师65人。“一老一小”得到照顾,完成3家老年食堂、2个老年活动室和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新增托位82个;6个村社儿童之家通过市区级示范验收。
暖心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杭黄安置房完成分房工作,215户农户住进新家。9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完成基础物业覆盖,8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质增效。统筹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173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600余人。临浦残疾人之家被评定为省五星级残疾人之家。劳动保障大力开展,全年受理处置投诉案件374件,一千余人次权益得到保障。
繁荣发展公共文体事业。加快“15分钟文体生活圈”建设,陈朵如陈列馆创建成为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临浦体育馆成为全区首个惠民开放的亚运场馆。继续举办蔡东藩读书节、三月三西施庙会、梅里柿子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走亲、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上百场次,承办浙江省首届乡村青年篮球争霸赛等省级赛事。“古越繁华地·美好临浦城”城市品牌对外发布,成功举办临浦镇摄影大赛。
全力以赴抓改革
基层治理拓展全新格局
“除险保安”全面开展。全年累计整改完成消防安全隐患4559处,销号率达91.1%。完成交通隐患治理925处,及时维修各类交通设施3000余处。开发“安全一把手”数字监管系统,落实安全生产百万员工大培训和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检查企业8559家次,整改隐患问题1.3万余个。
平安基石不断夯实。做优“峙山和”调解工作室,全年受理矛盾纠纷411件,涉及金额1600万元。全年处理信访案件2840件,办结2822件,5件区级信访积案均已化解到位。镇村两级完成35个共享法庭建设,率先在全区实现共享法庭全覆盖。横一村入选省级民主法治村,新港村、运河里社区成功创建市级民主法治村。
协同智治持续发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927次,综合排名位居全区前列。深入推进“一网统管”,优化调整网格90个、微网格675个,构建“1+6+34+N”的“小脑+手脚”队伍保障体系。依托“临云智”基层治理体系,做强镇村数据驾驶舱,做细风险隐患一张图。全年共开展防汛、消防、住宿业安全等各类隐患排查任务102次,排查点位4170个,整改风险隐患2685个。
全力以赴转作风
治政优政展现更好效能
依法行政持续巩固。广泛听取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累计办理、答复大会期间代表建议31件,闭会期间联络站意见建议337件。全面实行阳光政务,全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312条。
政务服务普惠便民。临浦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最多跑一次”可办事项362项,受理办结各类事项23.3万件。全力开展“助企纾困”“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专人点对点协助43家中小企业申报纾困资金,协助638户企业、个体户落实留抵退税政策。
廉洁履职牢守底线。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绩效。持续推进清廉村社建设,做好“码上工程”2.0迭代和“智慧印章”全域覆盖推广工作,全市清廉村社现场会在临浦召开,横一村荣获省级清廉村居示范村。
启航新征程,我们跨越升级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是杭州亚运会赛事承办之年,是临浦实现高质量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临浦面临着亚运筹办、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和萧山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萧滨一体化、杭绍诸一体化等诸多机遇。必须坚定信心、顺势而为,攻坚克难、实干担当,实现临浦小城市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
聚力“产”
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做优产业空间。持续推进园区连片改造提升,招引优质项目。完成柏山陈区块连片土地产业规划编制。继续做好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企业的分类整治工作,推动低效用地提质增效。
做强项目招引。围绕“精密智造、数字经济、医疗健康”三大产业方向,储备优质项目。发挥好南部医疗健康产业园、柏山陈陈家墙门文创园等创新平台作用,集聚培育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
推动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力争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新增。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引进和培养,让科技创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塑造“城”
树立高品质宜居新标杆
全力保障亚运盛会。全面推进洲际测试赛和亚运筹办各项工作。继续完善迎亚运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及环境整治,提升场馆周边环境和城镇面貌。筹办迎亚运主题活动,掀起全民迎亚运活动高潮。探索后亚运时代临浦体育馆惠民开放、市场化运营新模式。
全力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浦南未来社区建设,以及浴美施社区城乡融合型公园集镇未来社区建设,启动峙山北路住宅区、永翔公寓等9个老旧小区连片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推进省级城市风貌样板区和滨水特色型县域样板区创建。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启动横二村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新河、塘郎孙城郊结合部整治村建设,持续巩固11个提升村、2个整治村创建成果。将横一、横二、浦南进行组团,打造诗画杭州临浦样板。深入推进强村公司建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全力优化生态环境。深化五水共治工作;推进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工作;深化巩固“非粮化”整治成果;推进垃圾分类“六全一码”工作全覆盖,做好企业常态化环保督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服务“人”
树立高标准民生新标杆
提升幸福感。聚焦“宜居”,全力保障浦阳江安置房建设,督促在建楼盘按期交房。聚焦“优医”,深化国家级卫生镇、省级健康镇创建成果,优化群众就医供给。聚焦“优教”,推进临浦一幼、临浦一小扩建项目,继续实施名优教师培育工程,不断增强教育软实力。
提升获得感。紧盯“一老一小”。积极推进镇老年大学、2家老年食堂建设工作,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提质扩面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婴幼儿照料服务,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就业创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提升安全感。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一网统管”,深化“临云智”数字治理应用,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数据治理框架。发挥“峙山和”调解工作室作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统筹抓好商贸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防汛防台、防寒抗冻、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守好公共安全红线。
涵养“文”
树立高水平文旅新标杆
传承古镇历史文化。深化千年古镇内涵,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优临江书舍、傅彬然纪念馆等历史文化点位,做精三月三西施庙东藩读书节、梅里方柿节等民俗节庆活动。
提升城市现代文明。统筹优化体育馆、综合文化馆等载体,浓厚公共文化氛围。以“萧山优礼·美好临浦”全域文明新实践品牌为抓手,开展每月固定文明日活动,全面提升临浦市民文明素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群众当好亚运“东道主”。
做优文旅产业格局。力争峙山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谋划启动峙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西施公园改造提升工程,推进老街一期主力业态落地运营,谋划老街二期改造项目。做好“杭城新文旅、萧山老味道”别样景区推广。完善“萧山临浦”新媒体宣传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