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网架:打造千亿级总部集团 擎起企业新高度

萧山西电电子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图片由东南网架提供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首席记者 黄婷

  夜晚的钱塘江南岸,雄壮、绚丽。

  高楼林立间,亚运场馆 “大小莲花”盛开在钱塘江畔,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像是蝴蝶张开的一双翅膀,绚烂变幻的灯光闪耀夜空,与北岸的“日月同辉”隔江呼应,共同构成旖旎多彩的钱塘江夜景天际线。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多个新时代杭州城市新地标建筑的重要承建者,东南网架用自身的实力和技术,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到来,全力构筑杭州“拥江发展”的城市格局。

  “力争在‘十四五’末把公司打造成千亿总部集团。”面对未来,浙江东南网架集团董事长郭明明信心十足。目标既定,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东南网架已经开始新的征程。

  “两大产业”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三年建设期,1000余个日日夜夜,亚运场馆破茧成蝶,耀眼世界。

  “让杭州在亚运会上熠熠生辉,是做好每一项工程的初心。”这是东南网架每一位亚运场馆及配套项目建设团队成员的心声。

  凭借出彩的钢结构工艺和团队夜以继日的建设,东南网架承建的亚运场馆一举斩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西湖杯”、钢结构领域最高奖项——中国钢结构金奖等多个奖项。

  作为绿色建筑引领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钢结构行业塔尖企业,东南网架承建了众多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及城市地标性建筑等。

  此前,在公布的“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榜单中,东南网架参建的“中国天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国家海洋博物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奥体中心等11项重大工程建筑光荣登榜。

  在传统业务上谋新路,在新兴领域中找突破。

  已有的成就并没有让东南网架故步自封,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东南网架发起了一场面向“新领域”的突围战。

  于是,东南网架将目标瞄准“大健康”,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走进医院等公共建筑领域打开“一扇窗”。从浙江萧山医院、萧山区残疾人托养中心、义桥老年颐乐园,到临安人民医院、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乃至上海仁济医院项目、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东南网架大刀阔斧地迈进,让其医疗建筑领域的产业版图不断扩大。

  “目前,集团逐渐形成绿色建筑和‘大健康’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东南网架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们将全面实施专业分包向总承包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打造‘装配式钢结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城市综合体、产业园’中国第一品牌。”

  同时,东南网架还计划建设、投资、运营一些医院,争取建成一个集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开发、健康管理咨询、培训教育、康复护理、养老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物业管理等为一体的“大健康”生态圈。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低碳建筑产业集群,带动萧山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与壮大,一企带百企,助力我区共同富裕。”上述负责人介绍。

  智囊团汇聚  创新驱动“最强大脑”

  闻鼙鼓而思良将,谋大业而召英才。

  2003年,东南网架成为国内钢结构行业内第一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进一步巩固了东南网架围绕钢结构开发为核心的技术优势,为其实现布局全国的市场战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0年的时间,东南网架已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广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合作,先后引进2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此前,浙江省重点支持的院士工作站认定名单出炉,东南网架入选首批16家省级重点院士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博士人才具有从事系统科学技术研究、预判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能担起科研带头人的职责,有助于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博士后工作站已经成为一块集团发展中独特的创新高地,是人才和企业的强强联合,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血液、新活力。

  水深则大鱼现。通过打造人才“蓄水池”,如今的东南网架备足了发展“源动力”,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目前,东南网架博士后工作站主要围绕钢结构及铝结构的研究与开发、钢结构数字化制造与智慧建造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持续强化新型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输出。博士后承担的项目在企业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较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创新性,大幅节约了工程造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未来,东南网架将全面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作用,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围绕绿色建筑、智慧建造、智能制造及“卡脖子”技术等开展攻关,突破一批战略性、前沿性较强的关键技术,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如果说东南网架在市场寒冬里保持逆势增长的表现,可以称之为一种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背后,无论是各种极致化的内功修炼,还是对外积极开辟新的产业版图,都绕不开“创新”二字。“企业高质量发展要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必须依靠创新转型。”正如董事长郭明明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说的这句话一样,东南网架逆势飞扬的重要秘诀,就是创新。

  钢结构的发展,思路决定出路。

  东南网架作为一家地地道道的传统企业,这类企业传承的关键是创新。参加水立方的建设,让东南网架一举成为国内的钢结构建筑行业翘楚。尔后,东南网架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在提升钢结构建造工艺的同时,开始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布局,大力开展光伏建筑业务,再到如今开辟“大健康”产业版图,东南网架产业覆盖面不断扩大。

  产业支撑起发展的“脊梁”,人才是创新推进的“大脑”。

  东南网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绿色低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众多创新平台,大力培养建筑行业的人才队伍,成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询问东南网架技术人员的心得感悟,他们说,唯有专心用心,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有所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湘论
   第04版:调查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东南网架:打造千亿级总部集团 擎起企业新高度
楼塔矛调中心为12名农民工讨回28万欠薪
区住建系统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