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圆圆 通迅员 倪丹萍 邱超)“之前在微商那买了好多鞋子,到货后发现都是假货,问卖家,卖家推说是快递中途调包了,怎么办?”
“我修车时4S店没有告知我任何明细,交车时给我巨额账单,这是不是消费陷阱啊?”
“网上买了螺蛳粉,结果料包里有只蚊子,商家拒不承认,我该咋办呀?”
这是萧山昨日举办的“提振消费信心 打造一流环境”户外直播活动的评论区,市民纷纷上线细数曾经踩过的消费“陷阱”。
该活动由区市监局、区消保委联合萧山网共同举办,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上在萧山网直播间开通维权渠道,接受广大网友的投诉咨询,线下在钱江世纪城朝龙汇开设大型广场服务活动,面对面向市民朋友科普各种“消费陷阱”,宣讲消费知识,接受消费维权及其他法律咨询,共有16个职能部门志愿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期间,钱江世纪城所副所长邱超向市民朋友介绍了过去一年区市场监管局在受理消费投诉举报、组织消费宣传、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备战亚运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重点分析了当前消费维权的热点难点,作出消费提示,并呼吁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别出心裁的答题游戏环节,题目涵盖百姓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让公众获得了沉浸式的消费知识学习体验。整场活动线上线下互动不断,气氛十分热烈。活动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咨询22起,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