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7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笑容背后的苦楚 谁能懂?

心理医生:抑郁症可防可治,多倾听、多陪伴

  ■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范柯军  俞玉海

  7月5日晚,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轻生离世的消息让不少人感到痛心。大家都没想到那样闪闪发光、充满活力的人也会得抑郁症。

  爱笑的人为什么也会得抑郁症?抑郁症是不是就是心情不好?浙江萧山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张鹏表示,抑郁症可防可治,既不要轻视抑郁症,也不要过于担心。

  抑郁是一种病

  很多人一听到抑郁症,总是会下意识地把它与心情不好、压力太大、想太多等词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抑郁症不是一种悲观失落的心情,也不是一种短暂的情绪,更不是矫情,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2022年中国抑郁蓝皮书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28万的自杀人口中40%患有抑郁症。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

  目前,浙江萧山医院、萧山区精卫中心、区一医院、区二医院都设有心理咨询门诊,来院患者也不在少数。数据统计,萧山区精卫中心门诊(包含浙江萧山医院心理卫生科门诊)的诊疗数据显示:2022年门诊就诊量达15.2万余人次,其中有20%的患者是因为抑郁或抑郁相关疾病前来就诊。

  表面开朗≠心理积极

  5日晚,让网友们觉得最可惜的是,看起来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李玟怎么会得抑郁症?这其实是很多人对抑郁症的一种误解。

  张鹏说:“乐观开朗也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的表象。通俗来讲,这些患者属于‘阳光型抑郁’。在就诊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更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面对公众时,他们会把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或是以此来博取他人的认可,但是在他们内心却是一种极度痛苦的状态,就好比是一根拉紧的橡皮筋,随时都可能会绷断。”

  在日常就诊过程中,很多患者都会问张鹏一个问题:“医生,我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张鹏说:“抑郁症发病的原因很难明确,因为关于抑郁症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确实尚不明确。目前有研究表明,影响抑郁症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职场压力、经济能力、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睡眠不足等都是抑郁症发病的原因。”

  抑郁症≠心情不好

  对此,张鹏说:“平时我们可能会因为生活、工作中不顺心的事情出现心情不好、悲伤、失落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抑郁症状。这样的情况常常是与所处的环境相称的,是短暂的、可调节的。如果事情出现转机,或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往往能转移这种低落情绪,重新变得开心。而抑郁症的病人,低落的情绪常常是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兼有对周围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和愉快感等一系列症状群,不是单有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所以这两者之间是有实质性的区别的。”

  萧山区精卫中心还推出了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18969939273(萧山区心理热线),或许在你感到无助时,电话那头的声音会给你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化 影像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公益
   第08版:小记者
“千万工程”引领下的进化之“路”
城厢人大代表走进联络站 助力民生实事落地
“小候鸟”乐享科技课堂
临浦两个城乡风貌样板区迎来市级验收和督导
笑容背后的苦楚 谁能懂?
儿童青少年需要膳食补充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