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芬
夏日的湘湖是美好的,但更美好的,是在这个夏天的下午,我们这群束缚在世俗眼光里的成年人,被一个21岁的年轻人上了一堂人生大课,眼界豁然。
湘湖横山书院位于林木幽深的景区里。走进书院大门,原木结构建造的厅堂古朴而有书香气,白墙黑色琉璃瓦的天井里,下过雨的空气令人沉醉。
来参加朋友儿子国外回来的一次分享会。聚会在最里间的大厅,下午两点半开始,已经坐满了四五十个大大小小的听众——朋友的至亲好友以及儿子的老师同学。
两年前,朋友把儿子择择送去美国读大学,因为疫情,更因为学业,两年来,第一次回家,却只能停留两周,朋友便策划用这样的方式让儿子和亲朋好友见面交流。
年轻人坐在台上,点开早已准备好的幻灯片,开始分享他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一个环节后,便是现场听众的提问互动时间。大多问的是:在国外初期如何渡过语言关?遇到困难如何自己克服?一个人在国外会感到孤独吗?吃不惯当地饮食,会想家吗?甚至,有没有在国外找女朋友等等作为同龄或长辈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
直到有一位男士长辈问:“择择同学,我很想知道,你在美国这两年,有没有感觉到种族歧视?我们亚洲人,有没有因美国人看不起而被孤立?”轻松愉快的现场氛围一下严肃起来。
听过太多去国外读书的学生娃无法真正融入当地群体的故事。他们的社交,大多也都是一起在国外的华人学生圈,不敢,甚至没有机会和当地本国学生玩在一起,这似乎已是一种常态,国人也都已接受。
然而我们看到,择择刚刚跟大家分享的,是和几位金发碧眼高鼻子的老外同学在一起勾肩搭背十分亲密的照片。同学中,一位来自音乐世家的音乐发烧友,一位有着非常聪明头脑的机械工程小组合作伙伴,还有一位,一身发达肌肉,是一位健身达人,当然,他们都是美国人。择择和这些美国同学不仅一起合作拿下学习小组冠军,平时也一起健身、看电影、打高尔夫球,甚至还经常被邀请去有着大草坪花园的美国同学家里吃饭。
这,似乎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中国留学生的样子。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你会不一样?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种族歧视当然有,但,我认为这不是种族的原因,这关乎你自己。”择择同学的回答利落肯定,吸引着我们听下去。
“如果你对当地的同学表现出非常尊重,而且你自身也很优秀,他们又怎么会歧视你?”伴着这句铿锵有力的回答后,年轻人有点羞涩地笑了,继续说:“我在那里,他们都把我当老大的。”
虽然当年是拿了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的这家文理学院,但择择同学一刻都没有放松自己,对未来规划相当清晰。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一天的安排以小时计划,做作业、搞实验、学习语言、参加兴趣小组、健身,只有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让自己彻底放松一下,之后便又是每天填得很满的高效学习和锻炼。朋友插话说,平时想找她这位远在大洋彼岸两年不见的儿子视频聊天,得约时间,不是你想跟他聊他就有空的。
因为努力和优秀,择择在异国同学群里十分出色,那些金发碧眼的美国同学非常喜欢和这位勤奋聪明又有礼貌的中国男孩交往。
“当然也有那些中国或亚洲的同学,在异国放松了自己,享受去舞厅唱歌,去酒吧聚餐的生活,把学习和努力放在一边,一个学期下来成绩平平,这样你要别人如何敬重你?”说到这里,年轻人又低头笑了说:“我是不想和他们在一起混的,即使是国人。”
夏日的湘湖,荷花初绽。田田荷叶间,蓬勃的粉荷在阳光下摇曳生姿,一片美好。
更美好的,是在这个夏天的下午,我们这群束缚在世俗眼光里的成年人,被一个21岁的年轻人上了一堂人生大课,眼界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