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殿君
毫无征兆,11月1日,茅台酒宣布将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又一次上调,其中飞天茅台的价格上调20%。
这让做高端白酒批发的林先生有点“小悲伤”。原来,他在萧山开了家白酒批发商行,一个企业家朋友知道他有存茅台酒的“习惯”,就软磨硬泡从林先生那里以正常市场批发价,买走50箱飞天茅台,用来办婚宴。哪曾想,没过两天,飞天就涨了20%。
这仅仅是“国酒茅台”突发涨价后掀起的一个“小涟漪”。事实上,这已经是茅台酒近年来第8次价格上调,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茅台作为我国著名的白酒品牌,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有老外一度“戏言”,如果选出中国近现代唯一一个世界级的奢侈品品牌,唯有茅台可以当选。虽然此观点有点“绝对”,也足见茅台在“老外”心中的地位。
茅台价格上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认为,茅台酒的价格上调是合理的,因为基于茅台酒的品质和其稀缺性,匹配得上其高昂的价格。也有人认为,茅台酒的价格上调过高,会导致其消费群体进一步缩小。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茅台价格上调20%是一个比较大的幅度,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然而,从茅台酒的供需关系来看,价格上调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
抛开资本市场、民间收藏等“场外”因素,市场人士从消费层面分析认为:从供给方面来看,茅台酒的产量有限,而需求却一直在增长。近年来,随着茅台酒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其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这导致了茅台酒供不应求。
从需求方面来看,茅台酒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茅台酒被视为高端白酒的代表,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国外,茅台酒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按照这种逻辑推演,茅台酒的价格上调,就是供需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不过,茅台酒的价格上调,确实会导致其消费群体缩小。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茅台酒价格越来越高,有点望尘莫及了。
茅台价格上调,既有合理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甚至是一种社会现象。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消费需求,来决定是否接受。毕竟,如果好喝白酒“这一口”,市场上还有很多品牌可以选择。
业内人士则认为,茅台酒涨价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品牌升级的需求。作为中国白酒的“领导者”,茅台酒不仅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就茅台“当家人”而言,其旗下产品涨价是一种市场调节的手段,也是一种品牌战略的选择。茅台酒涨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收入,更是为了提升品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茅台酒涨价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满足需求,更是为了引领潮流,塑造形象,创造价值。
“茅台酒涨价的背后,是一种‘国货’自信,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希望中国有更多的‘行业茅’涌现出来,展示出这种自信和担当。”市场上的这种声音,或许也是未来消费升级的一种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