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萧科)近日,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公布,我区12家单位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
这些获奖项目大多破解了行业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其应用成果也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如此次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由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工业烟气超低排放与协同控制关键材料及技术装备》项目,便针对工业锅炉/炉窑燃料类型多、负荷变化大、烟气温度低且成分复杂、非常规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等问题,开发了适应于工业锅炉/炉窑烟气排放特点的常规污染物超低排放与非常规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目前成果已获得大规模推广应用,大幅削减大气污染物。
还有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融合多源成像与增材制造的精准诊疗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依托该项目技术发明的微型激光双色合光成像技术与核心器件,打破国外对国内扫描仪的垄断;首创的显微层析成像介导的增材制造技术,攻克了个性化医疗器械增材制造缺陷多、质控追溯难、通量低的难题。此外,目前,项目研制出的成套关键核心技术、系列装备已实现产业化、临床转化,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18.25亿元,临床应用超过52万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获奖单位中,有5家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其中,萧山区中医院单独完成的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项目获技术发明二等奖。还有易加三维增材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牵头的项目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业用有机硅密封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便是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和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进行的产品研发与制备工艺技术,实现了有机硅RTV室温胶,如醇型、酸型、酮肟型胶、加成和缩合类型的灌封胶、凝胶、硅脂、垫片等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同时根据客户和行业应用的不同,扩展导热、膨胀等应用型功能。
奖项背后折射出的是,萧山在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稳步提升。近年来,萧山科技成果产出丰硕,2022年萧山科技产出指数全省排名第 21 位。近六年已累计新增省级科学技术奖 54项。
未来,萧山也将重抓生态,加快推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促进创新要素精准匹配,着力建好高质量发展实践地、成果转化首选地和创新创业最优地。
短评
从12项省科学技术奖中可以发现,萧山企业的成果颇为亮眼,这也让人看到了萧山作为制造业强区的生命力。
当科学技术从实际的生产需求出发,能在最快的速度里赋能生产的发展,焕发经济效益。
特别值得点赞的是,尽管这些科技创新、技术攻坚是凝聚了多方力量,但企业仍是牵头者、主导者。
在萧山,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同样,科技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今年,萧山再加码,推出“22条”创新政策,从促进创新能级提升、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人才高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六大方面入手,正是为了以更大力度构建更优的创新生态,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