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俞海波 通讯员 萧综执)人民路和江寺路交叉口的大樟树,已有170余岁,它见证了萧山老城区的变迁,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了萧山的地标之一。
然而,近年来大樟树长势日渐衰弱,树体存在损伤空洞,上部枝条逐渐枯死、枝叶稀疏,亟需保护修复。为此,去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邀请专家对古樟树开展“会诊”,现场“把脉”,研究制定了“拯救方案”。根据“拯救方案”,绿化养护工人首先对树池进行改造,并改良土壤,在树池内铺设有机覆盖物,这样既可以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又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为进一步恢复树势,促进根系生长和新芽萌发,绿化养护工人还为古树挂上了营养针,营养液由导管直接输入到树干中心,提高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率。针对树体的损伤部分,绿化养护工人对树体内部腐烂部分进行清理,并做好杀菌、消毒、防腐处理,达到延缓腐烂的效果,同时对空洞重新进行了修补。
经过精心养护,如今古樟树重新焕发生机,在寒冬中仍枝繁叶茂,又可以继续陪伴一代又一代的萧山市民。
接下来,市政绿化养护保障中心将持续密切关注辖区内古树的生长形势,加强定期养护巡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守护好这些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