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席记者 蒋超
敢于担当、善谋实干,平安建设的措施更加有力;肩扛公正、精准服务,护航发展的维稳举措更加丰富;凝结睿智、汇聚力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成效更加显著……循着一个个政法工作的印记,重要时间节点串连成线,勾勒出2023年我区政法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清晰坐标。
这一年, 我区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紧扣“平安护航亚运”主线,锚定“争先进位”目标,全面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努力克服一系列大区难题,强势推进一揽子攻坚行动,全力以赴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扎实成效——
全面推行“大平安系统集成”,“三网融合”整体智治列入杭州城市大脑2.0建设区县应用首批试点;钱江世纪城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12家;获评中国社会治理十强县(区)。
精研细磨 落笔“平安”
作为杭州亚运会所有筹办区县和协办城市中亚运场馆最多的地区,萧山共有亚运场馆17个,其中竞赛场馆9个,非竞赛场馆8个。同时,亚运村、主媒体中心、亚运赛事总指挥部等核心涉亚点位也在萧山,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更是各国来宾到访杭州的重要门户。
对此,我区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全面动员、全员压上、全域攻坚,指挥体系高效运行,部门镇街守土尽责,确保了3.6万名运动员、随行官员、媒体记者和50余万名观赛群众绝对安全,确保了836场比赛安全顺利进行,确保了开闭幕式、火炬传递万无一失。
依托“平安亚运”专项行动,我区加大各类风险管控、矛盾化解力度,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严防“民转刑”等案件发生。深度推进专项打击行动,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优化治安秩序。强化全域感知体系、护城河防控体系、“黑飞”管控体系建设,牢筑立体防控圈层。
为进一步提升平安工作的精细度和精准度,我区优化运行体系,完善平安建设组织架构,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任务集成、措施集成、力量集成。通过数字化手段,固化平安工作流程,构建部门横向之间业务流高效协同,区-镇-村-网格纵向之间指令流、数据流高效运转的整体运行体系。
去年,全区掀起了“平安和谐·除险保安”城乡治理大比武活动的热潮。通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交通安全治理提升、警网协同常态长效等十条“赛道”,梳理出88大项236小项任务,力争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
作为城乡治理大比武市级试点,北干街道人口密度大、企业商户多、高层建筑密,商圈、市场、医院等重点场所集聚。对此,街道成立城乡治理工作专班,深入隐患点位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开展课堂培训、消防体验、消防技能大比武等活动,清隐患,防事故,并多次联系赛道牵头部门下沉检查指导。如绿茵园社区第一网格,在大比武中,除了自行处置发现的隐患外,还向有关部门上报城建管理、市场监管、环境整治等问题数十处。
基层治理 “精密滴灌”
用数智“金钥匙”,开启村社“平安锁”,是我区交出的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去年以来,我区对平安村社工作进行系统重塑和全面提升,研发了一套“数字赋能平安村社”系统、搭建了一个“平安村社数字工作室”平台、组建了一支“小脑+手脚”基层治理队伍,实时在线展示平安村社“双十条”指标,在线警务站、交治站、消防站等场景更加丰富。
去年8月,我区正式向全域推广红领物联“一心两会”治理体系。让物业管理中心、物业联席会、业委会联席会由“三根线”拧成“一股绳”,成为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萧山样板。
走进盈丰街道的警民邻里中心,有一个名为“义警联盟”的办公空间。面对各类纠纷与警情,在“一心两会”的推动下,物业人员成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力量。比如,钱江世纪城派出所接到有游客落水的警情后,马上联动钱江世纪公园物业,在民警到来前,保安便迅速找到落水人员,并顺利施救。
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型,由此,社会治理中“最后一公里”的突出难题被合力破解。
在瓜沥镇,“浙沥说理”畅通了群众合法诉求的表达通道,完善“一站式”多元化预防调处新模式,辖区内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明显;网格智治,让蜀山街道实现治理提升。在“三网融合”大框架之下,蜀山迭代升级了“蜀山卫”,还以共享法庭、红领通等为载体,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北干街道湖滨社区,“民情圆桌会”协商议事机制拓宽了民意渠道,让此前困扰居民的一批民生治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当基层治理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密滴灌”,我区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多元化解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群防群治 共享“红利”
退伍不褪色的“钱潮老兵”孙伟、退休不退步的“最美巾帼”黄汉萍、甘做社区“老娘舅”的韩国林……2023年12月,我区召开“萧山红领”群防群治工作推进会,对100位第一届“最美萧山红领人”进行表彰。这是“萧山红领”队伍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所获得的肯定。
群防群治工作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区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筑起“全天候、多维度、立体式、无缝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如今,全区平安志愿者队伍数量已经达到23.9万余人,成为推进“平安萧山”建设的有效载体。
从“一团火”到“漫天星”。“萧山红领”的标配,让越来越多人记住了这抹令人心安的亮色。
在建立“区—镇街—村社—小区”四级架构的新型平安巡防队伍的基础上,我区充分挖掘各行业潜力,联合邮政系统开展“萧山红领·萧蜜蜂”护航亚运行动,1万余名快递小哥成为“萧山红领”的“轻骑兵”;联合交通系统,发动1800余名公交车司机、1200余名出租车驾驶员、8500余名注册网约车司机成为“萧山红领司机”。
结合辖区实际,各镇街也涌现了创新亮点和优秀经验。如城厢街道深耕老旧小区“熟人社会”天然优势,以楼栋为单位挖掘1956名威望高、能力强、有想法的居民参与协同共治,全面推行“萧山红领·城厢楼长”服务模式,实现“上传下达”在楼栋中交互、便民服务在楼栋中开展、突发事件在楼栋中稳控。
2023年,全区群防群治队伍以护航“平安亚运”为目标,积极开展平安巡防、隐患排查、政策宣讲、矛盾调处、文明劝导等活动,累计有228206人次参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140起,现场发现处置隐患1407起,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点缀“警+义”的韵味,也是平安幸福图景中必不可少的一笔。
钱江世纪城物业联合会已覆盖79家物业、105个物业项目和3400多名物业人员。2023年,“物联会”协同处置警情8600余起,配合化解纠纷1700余起。
“物联会”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左膀右臂”,让钱江世纪城派出所看到这一模式的延伸性与拓展性。通过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力量,成功培育出“平安骑手”“洋娘舅”“小娘舅”“达联会”等一批平安共同体,形成了1900余人的义警组织。
如今,义警已经成为我区群防群治工作的高频词,让群众的获得感在件件民生小事中得以见真章。
2024年,区委政法委将秉持赶考之心、服务中心任务、把握工作主动,始终将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打造平安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用心用情答好安全稳定和社会治理的考卷,努力为打造城乡融合、大区善治的社会治理萧山范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