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过去一年,区检察院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求,既登高望远,准确把握发展环境之变,又脚踏实地,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入选2023-2024年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民事检察、刑事执行检察两部门获评全省优秀办案团队;7起案件获评省、市级典型案例。
1名干警获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标兵,1名干警获全省检察机关案管业务竞赛标兵,1名干警获萧山区“十大杰出青年”,46人次在区级以上各项竞赛活动中获奖……
一组组业务数据、一项项亮点工作、一个个检察榜样,锻造了萧山检察的优质品牌,也烙下了萧山检察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印记。
以忠诚担当之责
擦亮新时代新征程鲜明的政治底色
洞察时与势,才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经济工作如此,检察工作同样如此。
2023年,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在法治轨道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守护民生,服务萧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维护稳定中彰显政治责任。这一年,区检察院全力服务保障杭州亚(残)运会,积极参与护航亚运志愿服务287人次。办理杭州市首例伪造、销售仿冒亚运吉祥物“江南忆”文具案件,该项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官微专题报道。依托驻亚运村知识产权检察官办公室,该院交上了护航平安亚运的检察答卷。
在促进发展中践行政治要求。实施10项助企举措,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这是投身经济翻身仗,优化营商环境所打出的“组合拳”。区检察院办理我区某行业龙头民营企业注册商标被侵权案,通过跨省追诉漏犯、督促追赃挽损、民事支持起诉等方式,帮助解决困扰企业多年的维权难题。
在保障善治中筑牢政治根基。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释法说理,有效缓解矛盾,交通肇事案件中刑事和解率达63.6%,开展民事和解10件,涉案金额达800余万元;发挥瓜沥检察室下沉基层优势,精准对接群众司法诉求;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高质量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份,推动建立长效机制3项,切实防范同类案件反复多发。
在守护民生中站稳政治立场。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基础上,区检察院通过开展联合救助,为因案致贫当事人办理国家司法救助88件,发放救助金131万余元。
以法律监督之笔
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法治建设的美好蓝图
亮剑违法犯罪“不缺席”,着力精准监督“不止步”,做好公益诉讼“不打烊”。这一年,区检察院推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四大检察”全面充分协调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法治产品”“检察产品”。
持续提升刑事检察质效。全年受理审查逮捕445件577人、受理审查起诉1856件2594人,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共监督立案、撤案9人,追诉漏犯80人,提出书面纠正违法6件。办理某理财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追诉漏犯共计68人,督促追赃挽损累计3000余万元。
在民事检察监督方面,针对民间借贷领域虚构事实打“假官司”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4件,切实维护司法秩序和权威。开展民事被执行人抗拒执行行为专项监督,督促冻结170余万元款项用于后续执行,45万余元已发放申请人受偿,对6名当事人作出罚款、拘留等处罚,协同破解执行难问题。
行政检察监督攥指成拳,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行政检察监督方面,力促4起生效裁判监督类行政争议案件得以圆满化解。联合多部门共同参与调处,促使长达10年的行政争议得以实质性化解,与此相关联的10余件行政诉讼案件得到“一揽子”化解。
全面深化公益诉讼检察,守护绿水青山。区检察院以法律监督之笔,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2023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7件。
“法”之利剑疾出鞘,智勇双全显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背后,是对建立长效机制的助推。如,南部山区林地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推动全区专项监督检查和涉案20余亩林地生态修复,助推出台林业监管行政执法细则;非法采矿公益诉讼案,督促及时修复受损山体边坡,助推职能部门建立长效机制。
以守正创新之举
打造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
高规格推进“枫桥式检察e站”,打通检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聚焦式推进“营商环境检察e站”建设,开通检企联络“直通车”;定制式推进“军地协作检察e站”,积极搭建拥军优属“连心桥”。
随着一项项举措落地见效,探索检察环节基层治理范式变革也有了“萧检答案”。
2023年,区检察院深化变革理念,注重协同协作,以高质效办案助推公平正义,以点上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提升监督质效,彰显品牌效应,乘着数智赋能的东风,于变局中开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
践行能动司法理念,提升检察监督办案质效——
该院严把案件“质量关”,守好案件“程序关”,把好案件“监督关”,批捕率、起诉率同比分别增长6个、8个百分点。规范“当宽则宽”,对轻微犯罪、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依法落实“宽”的政策;依法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适用率、确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均在90%以上,大部分案件实现服判息诉。
把握数字检察要义,推进法律监督模式变革——
研发“刑事下行案件”数字监督系统,通过对多次行政处罚数据和刑事处罚数据进行碰撞,监督立案5人。研发“轻罪多元治理”智慧系统,完善数据共享和智能辅助,探索推进轻罪治理的检察实践。开展医保诈骗、养老服务用房管理等数字检察专项监督,监督立案2人,制发检察建议12份。办理的涉企刑事案件财产刑执行数字监督案,帮助企业挽回损失400余万元。
集聚未检品牌效应,扎实推进未检全国示范建设——
以萧山未检15周年、向阳花品牌10周年为契机,推动“浙里花开·向阳花”未检工作品牌迭代升级。与区民盟、妇联、团委共同开展“向阳花开 携手同行”未成年人帮扶行动,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帮扶合作机制。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2人;坚持“宽容不纵容”,开展行为矫治、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等80人次。在民事权益保护以及旅馆业等公益诉讼领域开展监督履职30件。聚力法治宣传犯罪预防,走进社区、学校等开展法治宣讲8场次,受众达5000余人。
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这一年,萧山检察一体推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检察铁军。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检察履职实践。全力配合人大开展刑事检察专项审议和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并获满意评价,3名检察官获全票满意评价。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办案活动194人次,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道不畏远,行则必至。过去一年,区检察院工作稳中求进、景象日新。2024年,该院将牢牢把握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区委“三大攻坚”部署,全域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更高站位彰显检察担当作为;全心守护高品质民生,以更实举措丰富检察为民实践;全面开展高质效履职,以更大力度实现监督质效跃升;全力锻造高素质队伍,以更严要求筑牢堪当时代重任根基,为我区在后亚运时代打开新通道,创造新业绩,奋力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