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南京还是杭州,我都会在我的窗台或楼顶植桃。桃花,已经成了一种精神的依托,能让漂泊的游子从容笃定;无论走到哪里,我也永远忘不了那一山的绯红,那一山山美丽的震撼,是一双双穿越时间长河企盼美好生活的眼神……
■房臣波
清明,开车由杭州回泰安祭祖,假期高速拥堵,早上出发,到临沂已是夜色阑珊,便下高速临时住了一晚。第二天,倦意全消,丽日蓝天普照大地,春天的小城处处洋溢着鸟语花香。再上高速才发现,沿途风景已经由江淮平原的一望无垠,变成了鲁中丘陵的跌宕起伏,视觉由满目绿色变成了幻彩多姿,一会儿是起伏的黄山包,一会儿是笔整的杨树林,一会儿是泛白的杏、李花,还有绯红的桃花丛,伴着车里应时的沂蒙山小调,身心处在极度愉悦的氛围中。
京沪高速早已改成双向四车道,犹如巨龙在山崮间蜿蜒穿梭,路况极好,视野极佳,汽车随着高架不断抬高飞升,峰回路转间,震撼的一幕就这样映入眼帘,一车的人发出哇的惊叹声。只见前面层叠的山包上,绯红一片,几无杂色,色调浓郁,漫山遍野,车里隐隐已经有了花香,“桃花!”不知是谁脱口而出,的确,是桃花,这个季节,正是桃花红、蜂蝶绕的光景。车载音乐已经智能捕捉到了关键词,开始循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后来,我曾在网上搜图,没有哪一个镜头能完整展现那种壮美的震撼。
导航显示,这里已处于山东省蒙阴县,离家只有几十公里了,新泰挨着蒙阴,像一对孪生姐妹,山挨着山,店靠着店,像一家人一样亲近。儿时,曾有蒙阴老张叔开车到村里给人碎花生壳,回去时常把机器寄放在我家院子里,一来二往,他会把山里的水蜜桃带来给我们吃,那种甜蜜的味道,至今仍旧唇齿留香。老张叔给父亲传授嫁接的经验,给我们兄妹讲沂蒙山的故事,缺水的丘陵山区,烈日把他的脸晒成古铜色,我不知道他是用多少汗水才浇灌出了这一地桃花的。他出自革命家庭,饭桌上,还会跟父亲补充很多孟良崮战役的细节,那些书本和史书上没有的情节,常常让父亲如痴如醉,我幼小的心灵也经常被那些有血有肉的鲜活面孔所吸引和感染。
如今,父亲早已故去,我们和老张叔一家也断了音讯,此时此刻,我却好像看到了那张熟悉而朴实的面孔。近乡情怯,是因为离父亲的坟头越来越近,窗外的山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桃花也越来越密、越来越香,亿万斯年、沧海桑田,万千桃花,总有那么一朵,是老张叔精雕细琢的杰作,那是贫瘠之上盛放的不屈不挠的歌谣,是丘陵之间悦动的向死而生的音符。
这一座座平凡的山包啊,如过眼烟云迅速后逝,人很难从中分清哪一座是孟良崮了,但这里的每一个岱崮都应当被致敬,每一棵树木都应当被歌颂,每一片花朵都应当被铭记。这一朵一朵,一片一片,汇聚成海,汪洋恣肆,那是鲜血的颜色,桃花山,也就成了英雄山。孟良崮战役作为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向来以惨烈而著称,我军以小米加步枪面对国民党的王牌部队整编74师,地方武装、民兵积极配合作战,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最终取得完胜,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同时,也有2043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
桃花山,也是烈士山、英雄山。那一片殷红,是用英烈的鲜血染成的,今天这绽放的华彩生活,也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如今,蜜桃已是蒙阴第一大产业,全县80%的山地丘陵种植蜜桃,农民80%的收入来自蜜桃,目前,全县蜜桃面积已达71万亩,年产量20亿斤,总产值超百亿,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首位,被誉为中国桃乡、中国蜜桃之都。新时代的蒙阴,正以科技加持赋能传统种植,实现新跨越,以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告慰革命先烈。
无论是南京还是杭州,我都会在我的窗台或楼顶植桃。桃花,已经成了一种精神的依托,能让漂泊的游子从容笃定;无论走到哪里,我也永远忘不了那一山的绯红,那一山山美丽的震撼,是一双双穿越时间长河企盼美好生活的眼神。如今,山河壮丽,如您所愿,盛世强国,如您所盼,他们的眸子是如此明亮、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