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托混龄班值得点赞

  ■本报评论员  王俞楠

  家里有一个两到三岁的宝宝,没有长辈的帮扶,父母又是双职工,该怎么办?

  是选择请育儿嫂,还是选择价格较高的私立托班?这是很多家庭现实的烦恼。

  目前,我国3到6岁的幼儿园教育日趋完善,6岁以上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但3岁以下的幼儿托育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似乎成为了全国托育的现状。

  好消息是,如今随着托幼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在萧山,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逐步增设了更多的托位,有需求的家庭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样的消息无疑是令人开心的。

  前年开始,萧山便开始试点在部分公立幼儿园设置托班。

  去年,在优先满足小班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萧山支持有空余资源和学位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每个镇街都有1到3所公立幼儿园或普惠性幼儿园开设了托班。

  今年,萧山对托班的开设有了更具体明确的规定。根据相关政策,如果幼儿园托班报名人数在10人以内、无法独立开班的,则可开设小托混龄班。这释放了一个信号:今年萧山幼儿园托位将增加不少。初步摸排结果也确是如此。今年,全区有60%左右的幼儿园(包含公办、民办)会开设托班或小托混龄班。

  开设小托混龄班,无疑是人性化的举措。

  一方面,托育服务的需求强烈。根据2021年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公布的数据,全国0至3岁的婴幼儿数量在4200万左右,其中1/3婴幼儿的父母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的需求。但当时的实际入托率为5.5%左右,供给和需求缺口还很大。这一数据或许可以窥见现状。而现实中,随着不少新萧山人的落户,萧山托育供需缺口依旧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新生儿出生率的逐年降低,也让不少位于农村的普惠性幼儿园最先感受到了招生的压力。托幼一体化的推进,尤其是小托混龄班的设置,改变了原本不到招生人数而无法开班的状况,盘活了学位“存量”,让部分普惠民办园摆脱生源困境。同时也避免了社会托育机构良莠不齐、收费高等问题,让家长托得放心,托得安心。

  与此同时,今年我区也将在满足本地户籍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幼儿园“长幼随园”。其中萧山户籍的三孩家庭,其第三孩可享受优先入托所在区域公办幼儿园托班,并免收托班保教费等优惠政策。

  这些举措,也是顺应时代,顺势而为。

  比如“长幼随园”,家中二宝报名申请大宝秋季在读的幼儿园,可以在同一招生类别内优先录取,不受“招生辖区”“招生服务区”的限制。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家长的接送问题,不会因为两个孩子在不同幼儿园而导致接送时手忙脚乱。

  托育服务,是民生大事,不仅关系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也需要更多的细心和温度。在缓解托育难题的同时,用更多人性化的入托服务举措,让每一个适龄幼儿都能享有更加充裕、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文化 悦读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新媒+
让人拥有松弛感的,是对生活的用心
萧山让“公园20分钟理论”开出花
“图书外卖”的风能刮到杭州吗?
小托混龄班值得点赞
读书日,抽离碎片化的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