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实施方案》公布

公共法律服务“一刻即达”

  ■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徐丹

  公共法律服务“一刻即达”,这样的“惊喜”将在萧山从蓝图变为现实。

  今年3月,我区全面启动“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整合律师、调解、普法、公证等各类法律服务资源,织密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深入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萧山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该项工作的推进将成为引导群众“遇事讲法、遇事找法”的有力之举。

  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要找法律服务真是方便多了。”几天前,楼塔镇某科技公司的员工代表俞先生在拿到经法院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俞先生所在的公司面临经营困难,拖欠了员工工资80余万元。于是,他和同事来到了公司附近的楼塔镇开发区管委会公共法律服务点寻求帮助。在这里,他们联系上了律师,并在司法所的指导下进行了调解,也通过临浦法庭对调解内容进行了司法确认,总算放下了心中的石头。

  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就是群众和企业以自己所在地为中心点,按照城区步行15分钟(1.2公里)、乡村骑行15分钟(2公里)、偏远山区车行15分钟(3公里)的标准,即可获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和设施。

  作为偏远乡村“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试点,楼塔镇以楼家塔片为中心,岩山片、大同片为两翼,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点,拓展建立该镇开发区管委会公共法律服务点,每个服务点都可以辐射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村民和企业,让其享受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咨询、行政复议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

  目前,楼塔镇还实现了每个片区内配备1台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通过一根网线、一块屏幕,让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了便捷高效、普惠均等。

  前不久,楼塔镇大同三村村民小陈因朋友需要向他借款,担心自己手写的借条可能会有风险,便在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上搜索到了借条模板,给自己吃了颗“定心丸”。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不仅能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还可以一键生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可与在线律师视频通话进行远程咨询,真正实现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自主自由选择。

  让更多“盆景”变“风景”

  试点建设的“一小步”,将为全域推广的“大步子”奠定基础。

  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方案》提出,我区还将探索多元化、个性化建设,全力打造“乡村融合式服务圈”“城郊园区服务圈”“城区楼宇服务圈”。

  根据辖区地域特色、产业布局、人口类型,结合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提质增效改革、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等工作,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站点。

  在此基础上,将公共法律服务拓展至产业合规指导、商事纠纷化解、知识产权保护等涉企法治服务领域,打造道路交通、劳动人事、婚姻家庭、物业管理、医疗侵权、金融借贷等民生重点领域“一件事、一类事”服务场景。

  “伸掌”分工负责,“握拳”整体联动。以区妇联家事“一类事”为例,通过在 “区—镇街—村社”三级分别建立家事“一类事”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在全省率先实现23个镇街场及580个村社家事“一类事”一站式窗口全覆盖,让老百姓遇到家事纠纷时能“进一门、到一窗、办多项事”,成功建成2个区级、16个镇街级以及多个村社级家事“一类事”规范化调解室,打造15分钟家事服务圈,形成实体化家事纠纷综合服务矩阵,实现群众诉求即时受理与及时处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全国铁路6月15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徐乐江来萧考察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公共法律服务“一刻即达”
区政府十七届第三十九次常务会议召开
我区召开总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推进会
我区召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信息港小镇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六一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