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殿君 通讯员 漏鑫瑞)近日,全国总工会发布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区总工会的案例《AI助力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改革》上榜,入选智慧工会建设类别的创新案例。
近日,区总工会打造的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上线,一举解决了此前存在的报销手续繁琐、补助发放慢等难点问题。区总工会的这套全省首创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以“数智+创新”方式,以AI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打造了工会数智化建设的优秀样板,为工会助力共同富裕、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打开新局面。
据了解,目前,我区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年参与职工数达28.6万人次。以前,职工办理医疗互助补助申请时,需要拍照并上传各类医疗凭证。后台由人工逐一审核办理,平均审核打款时间在1个月左右。而且由于需要职工自主申请,补助覆盖率一直有待提高。
报销手续繁琐、审核工作繁重、补助慢,针对这些痛点难点问题,区总工会进行了数字化改革。“新系统打通了医保、卫健、上级工会系统等部门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多跨协同、共建共享。”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智能化算法,变职工上传资料为大数据多跨协同,变职工个人申请为工会主动推送,所有补助项目均可通过线上申请,实现智能提醒、智能申报、智能审核、智能打款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运行。
区总工会上线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医保、卫健大数据,AI算法自动计算补助金额,实现医疗补助应补尽补。在区内就医的职工,系统会自动抓取符合医疗补助申请条件的职工信息,并发送短信提醒,职工无需上传凭证,通过“职工医疗互助”系统“一键申请”即可。
而区外就医的职工,在职职工医疗互助申请时仍需拍照上传,系统会计算出最终审定金额,并自动对接财务系统打款到职工账户。补助发放周期从原来1个月缩短至2—5个工作日,预计区内每年补助人次将大幅提升。
近年来,以“数字”小切口,撬动服务“大民生”,构建“共富”大场景。区总工会打造的职工医疗互助全流程数字化智能系统,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互助保障服务,对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