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入选全国工会创新案例

  本报讯  (记者  刘殿君  通讯员  漏鑫瑞)近日,全国总工会发布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区总工会的案例《AI助力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改革》上榜,入选智慧工会建设类别的创新案例。

  近日,区总工会打造的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上线,一举解决了此前存在的报销手续繁琐、补助发放慢等难点问题。区总工会的这套全省首创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以“数智+创新”方式,以AI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打造了工会数智化建设的优秀样板,为工会助力共同富裕、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打开新局面。

  据了解,目前,我区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年参与职工数达28.6万人次。以前,职工办理医疗互助补助申请时,需要拍照并上传各类医疗凭证。后台由人工逐一审核办理,平均审核打款时间在1个月左右。而且由于需要职工自主申请,补助覆盖率一直有待提高。

  报销手续繁琐、审核工作繁重、补助慢,针对这些痛点难点问题,区总工会进行了数字化改革。“新系统打通了医保、卫健、上级工会系统等部门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多跨协同、共建共享。”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智能化算法,变职工上传资料为大数据多跨协同,变职工个人申请为工会主动推送,所有补助项目均可通过线上申请,实现智能提醒、智能申报、智能审核、智能打款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运行。

  区总工会上线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医保、卫健大数据,AI算法自动计算补助金额,实现医疗补助应补尽补。在区内就医的职工,系统会自动抓取符合医疗补助申请条件的职工信息,并发送短信提醒,职工无需上传凭证,通过“职工医疗互助”系统“一键申请”即可。

  而区外就医的职工,在职职工医疗互助申请时仍需拍照上传,系统会计算出最终审定金额,并自动对接财务系统打款到职工账户。补助发放周期从原来1个月缩短至2—5个工作日,预计区内每年补助人次将大幅提升。

  近年来,以“数字”小切口,撬动服务“大民生”,构建“共富”大场景。区总工会打造的职工医疗互助全流程数字化智能系统,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互助保障服务,对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一步一景 我区再添6个城市公园
地芯引力五周年活动 暨产业链生态大会顺利举行
萧山二手房交易登记“全程网办”超200件
新增墨尔本航线 萧山机场往返 大洋洲航班量增至每周7班
防沙节水 童心同行
我区首次推出323B、322路 两条大站快线
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数字化系统入选全国工会创新案例
杭州南站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小窗口”做优“大服务” 跑出助企服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