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7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双开叉车的手 画出乡村美生活

  农民画,是农民在纸面上绘制乡土生活的绘画作品。在萧山衙前镇有一位农村大姐,业余热衷创作农民画,她说,我要把萧山农村的美好生活画给全国人民看看。

  文/山下    

  这个农村大姐,名叫毛华琴。

  毛华琴家在衙前镇明华村,这里农民生活富庶,以纺织企业多而出名。早在1995年,看准赚钱的商机,毛华琴家里开始购买叉车,给人搬运货物,以此赚钱谋生。这一行生意一做,就做到了现在。

  毛华琴回忆,三十年前刚刚开叉车的时候,都是男的,开到绍兴滨海帮人搬货的时候,她感觉非常自豪,回头率相当高。

  多年工作下来,毛华琴干活稳重,做事仔细,在多次镇里和区里组织的叉车技术比武时,她是女子不输男,屡屡获奖。

  毛华琴从小出生农家,什么农活都干过,成年后在纺织厂打工,现在又靠开叉车赚钱,所以,她长了一双典型的“农民手”,这双手非常有力气,但显得有点粗糙。

  然而,就是这双粗糙的双手,2018年开始,却拿起了“文艺范”的画笔,开始画起了农民画。

  毛华琴小时候虽然身处农村,但喜欢涂涂画画。说起第一天接触农民画时的情景,毛华琴说,那纯属偶然,那是2018年7月28日,这一天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晚上,萧山区农民书画协会在村里开了一个农民画培训班,毛华琴刚好去散步,她看到村委会有电灯亮着,就进去看看怎么回事,一看,就看到不少邻居在学画画,然后她自己主动跟老师说,也喜欢画画,也想学,就这样,她就学起了农民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始跟班学画后,她白天开叉车,为了生活而拼命赚钱;到了晚上,她不顾白天的劳累,总是静静地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的书房,细细研磨勾线的基础、构图的技巧、色彩的运用等绘画要领。

  萧山是浙江“千万工程”源起地,一直以农村富、农村美闻名。在毛华琴的家乡衙前镇明华村,当地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家门口的景色越来越美。这些农村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为毛华琴学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库。为了画好农村景物, 毛华琴经常会拿上素描本,带上画笔等工具,来到村头村尾,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细心观察花草树木、鱼虾鸟鸭,用笔勤练写生。

  外出写生采风,若是遇上雨天,她也会雨中作乐,观察雨中美景的不同点,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现场写生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毛华琴以对农村生活了然于胸的熟悉,加上大量的技巧练习和对绘画的特殊悟性,创作出了颇具特色的一幅又一幅农民画,小桥流水、桃花盛开、水稻丰收、村歌村戏、年俗文化、运河人家等等这些情景,都成了她笔下的素材,这些作品泥土味十足,故事性很强,构图饱满、色彩亮丽,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认可。

  2020年9月,毛华琴的作品《新时代的新文化》入选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2021年9月,作品《丰收时节幸福多》,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民书画云展;2022年12月,作品《酒香四溢》获得“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百年”浙江(萧山)首届全国农民画邀请展活动优秀奖;2023年,作品《水乡清晨交响曲》获得中宣部文艺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浙江展区美术作品展;并荣获萧山区农民书画协会、萧山区农民书画院“学术成就奖”。2024年2月,作品《盛世龙腾庆丰收》,入选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主办的书画艺术专题云展。

  毛华琴说,她之所以能画出这些作品,源于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另外关键是她觉得现在的萧山农村真的变得越来越美,自己感觉生活幸福,幸福的人,才能画出表达美好的作品。

  这两年来,毛华琴外出采风的范围不断扩大,创作的题材不断延展,她不光在自己的村里画,还到衙前的其他村去写生,甚至经常到所前,到萧山南片山区、东片沙地的美丽乡村去画画。她有一个愿望,萧山“千万工程”造就了农村这么美,但也是靠几代人努力奋斗出来的,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幅幅农民画作品,讲述一个个美丽背后的奋斗故事,让全杭州、全浙江,甚至全国的人民都了解萧山农村的奋斗过程,看到萧山农村的美好生活。

  白天开叉车,夜晚学画画。农村大姐毛华琴的双手虽然粗糙,但她以一个农民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画出了对萧山乡村美好生活的喜爱,画出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文化 乐活
   第04版:文化 影像
一双开叉车的手 画出乡村美生活
时光深处的纸书皮
径游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