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效+全面 我区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美

  ■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周介媛

  一时靓和常态美,萧山农村都要。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我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区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提质增效,不断擦亮“千万工程”源起地金名片。

  长效化管理试点亮点多

  为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健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一年来,我区聚焦管护痛点问题,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着力构建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去年8月,我区19个镇街27个行政村以及益农镇全域被列为全区首批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试点镇村。试点以来,多个镇村聚焦建后管理难题,探索创新经验做法,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益农镇群围村积极探索环境长效管护模式,早在2018年,就提炼出“三每行动”机制。通过“每天半小时”全民行动,“每月一排名”机制管理,“每年五十万”以奖代补,转变村民观念,充分发挥村民主动参与村庄治理积极性,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美丽的村庄长效治理氛围。

  这些年来,群围村坚持不断完善和健全“三每行动”机制,形成环境长效管护模式。全村卫生保洁费用从2017年的52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32万元。村民自治的热情和保洁费用的降低,成为群围村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有力保障。

  试点村之一的浦阳镇十三房村,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也蹚出了一条路子。去年以来,该村依托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属强村公司,共同构建“物业+村民自治”双管双建治理体系,持续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初步形成“三边四化六美13式治理”为主要抓手的长效管护路径。

  “三边”即重点整治水边、路边、村边;“四化”即力争洁化、绿化、序化和文化;“六美”即实现全域共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产业壮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通过形成“全覆盖”“常态化”管理体系,十三房村努力实现人居环境“水清、路畅、田美、村洁”。

  由点及面全域推广

  “点”上出彩,“面”上开花。近年来,我区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成立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专班,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纳入重点破题任务清单,高效联动多个职能部门,整合各行业资源力量,初步构建“责任清晰、管理规范、标准明确、奖惩分明”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导则》,为部门、镇村更好地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提供了实施标准。

  与此同时,我区做细网格治理文章,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农村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实现节本增效。迭代积分治理体系,推广“积分制+清单化”治理模式,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探索数字治理模式,依托现有乡村数字治理系统,设置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农民建房等数字化参与场景,不断浓厚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氛围,激发长效管护新动能。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提质增效,事关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先进治理模式,由点及面,持续巩固和提升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成果,让美丽乡村更宜居,百姓生活更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公益
   第08版:影像
今年前8月全国铁路建设取得新进展
长效+全面 我区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美
浙江省先进半导体产业 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启动仪式在萧举行
专题听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域打造情况
母女传承 延续匠心 以“她”力量推进可持续发展
萧山机场“水门礼”迎接首个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航班
“2024中国企业500强”公布 5家萧企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