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佳佳
三年来,她撰写了5件提案和7篇社情民意。她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她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南宋官窑之美。她就是区政协常委、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馆长叶佳星。
在履职过程中,叶佳星把如何当好政协委员、怎么做好政协工作,当作不断努力前行的目标。她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基层民生需求;她的脚步,总是随着日常履职的走访、调研、培训而动,永远在路上……
尽心履职,当好百姓的“活话筒”
这些年,叶佳星全国各地到处跑,秉承“文化走出去”的理念和“让宫廷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积极弘扬南宋官窑文化,不断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大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即便本职工作再繁忙,她毅然要求自己的履职“时刻在线”。这是她成为政协委员之后,对自己、对社会的承诺。
作为一名常年活跃在文化场馆的传承人,叶佳星从自己熟悉的领域着手,通过实地调研、讲座交流等方式,收集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力求建言建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面对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叶佳星在工作之余开启了一场场“文化问道之旅”,多次深入乡村走访调查,撰写了《发展艺术乡建,添彩和美萧山》《强化“三力”,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的提案,呼吁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以人才振兴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与此同时,叶佳星还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了《关于规范研学,助力“双减”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的建议》的提案,帮助解决家长关注的教育问题,推动“双减”走深走实,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履职的道路上,叶佳星依然“到处跑”。在她看来,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做到心中有数、言之有物,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才能无愧于委员这个身份。
立足新时代,成为文化传播的“有心人”
“服务为民是我的履职重点,关键在于发挥我的所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去帮助群众更好地走近中国优秀的瓷文化。”叶佳星目光坚定地说。在工作中,她会抽出时间,为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提供科普公益讲座,向更多人推广、介绍南宋官窑。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有10万余人在家门口感受了南宋官窑的魅力,成为了宋韵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她还热衷文化传播,依托南宋官窑艺术馆,积极投身对外交流工作,先后接待海内外学术交流团和访问团,常年为海外侨胞、侨团提供免费参观和讲解咨询,参观交流人数达近百万人次。
不止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化工匠,叶佳星深耕南宋官窑这一抹独具杭州韵味的天青色,自觉当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杭州亚运会期间,她带领团队积极投身“文化服务亚运”活动,在亚运村精心打造了“村里的艺术馆”,展陈了南宋官窑系列作品,推出了古今交汇的沉浸式瓷艺体验项目,让运动员和外宾近距离感受了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开新花”“结硕果”,叶佳星把委员履职融入日常生活中,以创新为抓手,不断尝试,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南宋官窑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去年,针对年轻客群,她抓住流行的国潮风,参与设计了可以承托茶盏又可以当作果盘的茶碟;今年,她同样让传统的瓷器拥有了现代的审美,再次设计出了可以戴在手上的“南宋官窑”——温润如玉的瓷手串。“我希望用传统技艺做一些小而美、简而精的作品,让南宋官窑悄无声息地来到大家身边,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艺术之美。”叶佳星如是说。在她看来,为美好生活和社会发展增光添彩是她履职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唤醒更多人的记忆,倾听更多人的声音。立足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大舞台,叶佳星表示,会持续尽心履职,用心用情讲好文化故事,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不辜负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发出属于自己的“政协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