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潮筑坝、与潮同行

美女坝铸就“弄潮儿”精神

  文/山下 整理

  本版图片由南阳街道提供

  编者按:

  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印记,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符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辉煌历程中,萧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留下了诸多文化烙印。

  美女坝,位于南阳街道赭山湾一侧,是由南向北直入江中的丁字坝,长1050米,是以“回头潮”而闻名的观潮胜地。美女坝的观潮胜景,展现的是一种厚积薄发、百折不挠、勇立潮头的精神气魄。

  根据“寻找萧山人心中的文化地标”征集活动的读者推荐,本期推出萧山《75周年·文化寻迹》专栏第八期,21世纪00年代代表——美女坝。

  年代事件:

  2000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在萧山进行八月十八钱江大潮直播,向全球观众展示钱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此后,直播钱江大潮便作为央视的常态节目,通过江、陆、空多角度拍摄,展现“一线潮”“回头潮”“碰头潮”等钱江潮景。每年的中秋、国庆期间都会有大批游客慕名前来,一睹钱塘江“天下第一潮”的震撼场景。

  美女坝还真和“美女”有关

  口述人: 冯蓬年  赭山坞里村志主编

  美女坝就在我们南阳的坞里村,我们赭山这边有三座山,南面那座叫红山,北面那座叫禅机山,也就是狮子山,西面就是美女山,山下面有一个坝,那么用山的名字就叫它美女坝,美女坝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美女山,历史上又名越山、文堂山,美女山名字的来源,一种说法是这座山远望像侧卧的美女,所以叫美女山;还有一种说法是沙地上的人都比较黑,赭山人相对来讲白一点,那么人家就认为赭山出美女,就把这座山叫美女山。

  美女山有蛮多故事,原来叫越山,传说跟越王勾践有关,话说越王勾践跟吴国打仗失败以后,在美女山这边造了一个百尺楼,造这个就是为了察看吴国水军的活动,准备打仗的,因为此地在钱塘江边,那个时候是吴越两国交界处。

  之所以要造美女坝,主要就是因为潮水,这个坝是丁字坝,可以说减轻了潮水的压力,防止大堤坍塌。美女坝始建于唐朝,当时叫挑溜。挑溜又称挑水,用挑水坝、丁坝或盘头等水工建筑物将大溜挑离堤脚,以保护堤岸的措施。在古书《河工简要》卷三有记载:“凡河溜紧急之处,在于上首建筑坝台一座,挑溜而行,名为挑水。”有记载说,唐朝流传下来的挑溜,清朝扩建过,但是跟现在美女坝的位置,不是同一个地方,是变动过的,可能现在也很难说清楚,因为钱塘江的堤岸经常在变动,本来江在我们南面,后来到北面去了。以前的堤塘,都是土筑的,后来又有柴塘,把石块放进去,美女坝就是这样子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

  现在美女坝这个位置,是什么时候固定在这里的呢?这要从1928年说起,当时美女山西边有蛮大一块土地坍江坍掉了,老百姓就报请政府予以修护,因为土地是生存资本,主要是为了保土地,政府就开始就筑坝了。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美女坝,应该是1956年台风以后开始筑坝的,政府组织力量,老百姓出工出力,就造起来了。1964年美女坝筑成后,坝身附近滩涂淤涨。次年10月,当时的南阳、赭山公社围垦共围毛地2300亩,当时在这里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就像作战指挥一样,大家一起挑围垦,台风来了或者大潮水来了,指挥部都是随时待命的,那个时候很辛苦,民兵都是随时待命。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女坝上面是有石门的,像古代的城门一样,从赭山这边运输石头去钱塘江,石头船就经过这个门穿过美女坝,通过钱塘江运输到其他需要的地方去;有时候,大潮水来了,有人就把这个门给关上,防止潮水涌进到堤坝里面来,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个门就取消了。

  美女坝以前还有轮渡,传说清朝年间就有了,当时的码头不在现在的美女坝这里。我小时候的辰光,那时还有牛拖船,牛一拖,轮渡船就靠近到山脚下,岸上还有个庙,人们庙里下来就可以上船。轮渡船主要去往杭州七堡,从这里去杭州城里最方便。轮渡每天最多两班。要是不坐牛拖船,去杭州只能绕道走钱江一桥,那实在太远了,那个时候没有自行车,走路不方便。反倒是美女坝这里坐船,还能在船上休息一下,一个多小时就到七堡。我爸爸在杭州城里工作,小时候我一放假就要去看他,经常坐。因为有轮渡,那个时候我们坞里村这边称之为小上海,整个萧山东片到杭州城里,一般都经过这里。后来随着汽车多了,桥也多了,坐船的人就减少,轮渡就停止了。

  从地形上看,美女坝位于钱塘江的凹口,以前潮水或是台风来了,这里就是天然港湾,钱塘江上很多船都到这里来避风。而且,因为平时钱塘江的江水是很浅的,江上的这种大船来了,在退潮的时候,水浅出不去,就会在美女坝这里等潮,潮水来了,水开始涨,就又能到外面去了。

  从观潮到潮跑,美女坝兴起“潮”经济

  口述人:冯乔 坞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坞里村周围有三座山,三座山中间有一个山坳,山坳的地形常常叫“坞”,所以我们这里叫赭山坞里,坞里是千年古村,历史悠久,尤以南宋乾道年间“赭山十景”为最。南宋时期,就有赭山巡检司,赭山这个名字很早就有,其实赭山跟坞里是不分家的。我们赭山坞里地处三座山之间,有山泉水,是鲜甜的山泉,山外面都是围垦退出来的地方,沙地是盐碱的,泡茶都是咸的,有涩味的,所以我们原来这里茶馆特别有名,四面八方的人赶过来喝山泉水。

  坞里的美女坝观潮,因为地形很特别,也因为这里是丁坝,潮水特别壮观。潮水从下游过来,会出现“一线潮”,遇丁坝这样的阻水建筑物时,出现“回头潮”,经多次反复而增高后还会形成“冲天潮”。这里著名的“一线潮”、“回头潮”、“冲天潮”,经常可以看到,一般的涌潮天天有,当然最佳观赏时间为农历每月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日。

  美女坝观潮,其实历史上早就有了。我们坞里这边人,天天看潮水,对我们本地人来说没什么稀奇,最开始,美女坝这边看潮水的人不太聚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些外地人来看潮,我记得有些是绍兴那边的,他们赶到美女坝这个轮渡码头来看潮水,知道这里有潮水很大很刺激。直到1993年,我们这里成立了经济开发区以后,就有了很多企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人,都说美女坝这里潮水很大很好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就来了很多人观潮,省外的人都来了。 

  围垦之前,人们观潮都是在山上,现在美女坝有加高的水泥挡墙,小时候这个挡墙也是没有的,坝上面是平的,所以那个时候观潮很危险,历史上发生过很多事故,这种惊心动魄的事情我们都听过,赭山老街,曾有人抱着孩子去看潮,潮水扑上来,大人上来了,小孩子就没有了。为了大家的安全,政府就安排了喊潮人,喊潮人在潮水来之前就位,劝退观潮人员远离危险区域。这些喊潮人大都是做过渔民的,懂潮讯的。

  1994年开始,南阳这里开始举办钱江观潮节,来的人很多,在这一个星期里,美女坝观潮的人约有三万人,现在更多了,有时候一天就有几万。观潮期间车流量人流量很大,带来许多安全隐患,老人小孩长时间在太阳下晒,容易中暑。公安及交通部门、医疗机构、民间救援队伍等等都参与进来,维持安全秩序。

  观潮期间,我们村里也派志愿者,维持停车场秩序、指示道路方向、回答游客潮水来的时间等提问。在我们村里,通过微信群线上或者线下报名,安排志愿者值班时间,政府还安排渔民,就地待命,提供救援保障。观潮人群散去后,我们还要安排志愿者打扫现场卫生。

  观潮带动了消费,很多年前附近的村民到这里做小商贩,有时候一瓶矿泉水卖到10块,一盒盒饭卖到50块,政府坚决打击这种随意提价行为。为了让游客有好的旅游体验,政府在美女坝附近修建了美食街,以打响美女坝观潮的知名度。有句诗叫“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大多外省游客以为只有农历八月十八日有潮水,其实其他月份也有潮水,只是农历八月观潮那一周时间人气很旺而已。最近几年,我们这边还以美女坝为起点,年年举办竞潮马拉松比赛。今年十一,南阳潮跑团还在美女坝潮跑庆国庆,不少小萌娃也参与其中。

  美女坝观潮,带动了消费,但是,如何提高地域的知名度,打响潮都的金名片,带来招商引资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要。现在,美女坝附近地块是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域,将来会引进智能制造、半导体项目以及总部经济等项目,进来的人跟上世纪90年代的也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来的都是普通的打工人,背一个包就来了,今后来的都是高科技人才,大学生、研究生都会进来,以后美女坝这一带将会大变样。期待“潮”的精神,引领“潮”的新风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抗潮筑坝、与潮同行~~~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文化 漫谈
   第08版:影像
美女坝铸就“弄潮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