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婷 通讯员 朱红锋 焦玉婷 图片由瓜沥镇提供
不拘泥于形式,不按部就班。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在“民情连心访万户”行动中,瓜沥镇各村社灵活运用各种走访形式,倾听群众诉求,了解民之所盼,解决百姓难题,将民情双访工作做出实效,用心用情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东恩村
东恩村在走访中,有村民反映,村级道路上的电线杆反光膜因年久脱落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经村干部实地勘查和会议讨论,决定为辖区内电线杆换“新衣”。这个“新衣”采用了反光膜材质和黄黑相间的色彩,颜色鲜艳,夜间反光效果强,警示性突出,让车辆和行人在较远处就能看清电杆位置,起到良好警示作用。
大义村
大义村在走访过程中,不少村民对创建市级特色村及未来乡村提升型等工程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村委班子深入调研,剖析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对村内停车难问题,坚持拆建并举,完成前横桥北约1850平方米、渔大线南约1350平方米和渔大线北约1950平方米的3个大型沥青停车场,有效缓解了村庄内停车难问题。同时,投资190余万元实施老年公寓节点提升改造工程,一栋公寓将覆盖老年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照料等多种功能,满足村内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
运东村
运东村结合“民情双访”工作,将企业、民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汇集起来带到“圆桌”上,以实际行动架起政企“连心桥”。辖区企业负责人就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卫生长效工作、村庄配套设施和重点人群福利等村级事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就企业经营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会后,村党总支、村委会对会议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认真研究反馈。针对企业员工停车难、秩序混乱的问题,村委班子经过几轮商讨,最终腾出空间新建50多个停车位,使职工汽车停放规范,村民出行更加通畅。
永联村
永联村在推进“民情双访”工作时发现,村内一老变压器房已建成几十年,如今已不能满足村民供电需求而废弃停用,存在占用道路、影响农户出行安全和村容村貌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村干部赴现场查看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共同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全程跟进并及时协助解决各种改造问题,让变压器顺利“搬家”,为居民幸福生活“让路”。
靖一村
靖一村在走访中有村民反映,村农贸市场部分设施老旧,外围路边存在商贩占道经营,影响村民出行。村委结合未来乡村提升村创建工作,对村农贸市场进行立面改造提升,同时做好流动商贩的经营规范引导,市场以全新面貌运行营业。整体的硬件设施、市场内外部经营秩序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贸市场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群谊村
群谊村在“民情双访”中了解到村民对公共休闲空间的渴望。为此村委将废旧厂房改造为标准化篮球场,在邻里公园里增设健身器材、儿童沙地区域和休闲区域,让脏乱的煤场经过改造摇身变成宽敞明亮的滨水游步道。“民情双访”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群谊村提升发展的大门,让每一项工程都能精准回应村民的诉求,乡村的每一处变化都凝聚着民意与关怀。
国庆村
国庆村结合入户走访的形式,和村民一起聊防诈骗,谈交通安全,讲消防安全,对村民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宣传。同时,村干部还对出租房、公寓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和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针对民情调研反馈,村道内外来车辆占道乱停的情况,国庆村以智能化管理手段为突破口,推动全域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通过对辖区停车位的动态监控、车辆的进出管理以及停车收费的智能结算来实现资源整合和高效管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标、审批,停车卡口选点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系统安装工作在年底前全面完成。
八里桥村
“企业现在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有哪些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八里桥村在“民情双访”过程中,通过对企业上门走访及利用圆桌会议访谈,听取企业在生产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对村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意见建议。有的企业老板反映当前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对此村委通过区镇相关部门协同指导,为该公司办理相关项目申报流程,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这一桩桩难事,一条条建议,八里桥村委班子都记录在案,并想方设法为其解决,形成了村庄与企业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
群益村
作为产业社区村,群益村专题开展企业“民情双访”,了解辖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展愿景、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在走访中,部分企业表示今年受外围大环境的影响,总体发展形势不太理想,但下半年比上半年有所好转。走访干部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并承诺如果在发展上遇到问题,可随时对接村干部,只要村里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如果村里解决不了的,会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努力帮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主感受到温暖。
开源村
开源村在走访时有村民反映,7组池塘边护栏缺失,村民尤其是老人孩童,在经过时容易掉入池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村三委讨论后决定对池塘护栏进行修复。焕然一新的池塘护栏,提升了村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村民们纷纷表示经过池塘感到更加安心和放心,也对村委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芭蕉砚社区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的骑手们却依然不畏严寒、坚守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芭蕉砚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民情双访”深入调研新就业群体,精准地把握骑手的实际需求,在沥家园举办了“骑手驿站·温暖护航”活动。骑手们不仅收到了护膝、围脖、可触屏手套等暖心装备,还品尝到了热腾腾的排骨汤,暖身又暖心。此举架起了社区与骑手之间理解与尊重的桥梁。
航坞社区
航坞社区在走访中有居民反映:地下超市那一带,每天有大量的车辆停在20多年的楼板架空层上,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走访了地下超市附近的居民和店铺,调研了相关情况,并将该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最终决定在该处安装隔离桩,杜绝车辆停放,减轻架空层负担,居民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居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截至目前,航坞社区在走访中已解决社区治理、邻里矛盾、房屋漏水、环境卫生等各类意见建议23起。
城中社区
城中社区开展辖区内企业交流助企活动,利用社区内跨行业资源互通的巨大潜力,围绕生产、销售、资金周转等话题坦诚交流,相互分享闲置资源、客户渠道、技术经验等突出困境,为辖区企业搭建沟通桥梁,集思广益探寻破局之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恢复活力。社区持续跟进企业需求,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定期组织交流,助力企业资源对接。同时,社区还积极为企业解读政策,协助企业争取扶持,全力护航辖区企业发展。
博文社区
博文社区通过“日访+夜访”“随访+专访”等多种走访形式,对今年新交付的多个楼盘,来了一场“破冰访”。走进居民家中,为社区、物业与居民三方建立起平台,带来有效沟通。针对社区居民、物业反映较多的垃圾集置点缺少、小区绿化裸露明显、地下车库卫生死角等问题,及时做好化解处理。对党员和居民代表提及的一老一小活动场地需求,积极落实好党群服务中心、外围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为社区更好的服务奠定了基础。
新凉亭社区
新凉亭社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工作人员按照“家家走到、户户遍访”的要求开展走访。通过“民情双访”活动,新凉亭社区收集了大量的民情民意信息,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及时建立问题台账,制定解决方案,并逐一落实。例如,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党员、居民代表和居民反映的共同问题是社区的停车难,停车占道影响居民出行问题。对此社区积极召开班子会议商讨确定智慧停车安装项目,并经民情双访座谈会、居民代表会大会讨论通过,目前智慧停车场点位已确定,固定桩随后将设立,项目于12月底完成。
塘上社区
塘上社区在“民情双访”过程中,分组走访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实地探访车间,全面了解企业在生产销售、资金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状况,做到企业情况心中有数。通过摸清企业发展需求,向企业宣传政府的惠企政策,了解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简单问题即刻解决,复杂问题制定方案并跟踪。同时,利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保持联系,并广泛征集企业对社区管理、公共服务及文化活动的意见,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