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华夏理财、中银理财等理财公司密集发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部分产品下调幅度超100个基点。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与其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密切相关。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公司适时调降业绩比较基准,可避免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过大的问题,及时调整投资者收益预期。
加强投资者预期管理
近日,多家理财公司密集发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例如,1月13日,民生理财发布公告称,根据理财合同约定及当前市场情况,决定自下一投资周期(2025年1月15日开放日后)起,将“民生理财贵竹慧赢添利固收增强半年定开1号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7%—3.1%,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
在调研中,多位理财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业绩比较基准是基于过往投资经验及对理财产品存续期内市场波动的预判而对理财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理财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率,也不是理财公司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承诺,只具备参考价值。
光大证券(维权)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考虑到2025年理财收益率中枢料继续承压下行,且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可能增大,理财公司适时降低业绩比较基准,可避免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过大,调整投资者收益预期。
除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外,多家理财公司还掀起新一轮降费潮。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近日发布费率优惠公告,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阶段性降费。例如,华夏理财1月13日发布超20条产品费率优惠公告,自1月17日起,多只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下调为0.15%/年,不少参与费率优惠的产品也同步调整了业绩比较基准。
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
多位理财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净值化管理背景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表现随底层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市场主流,其主要配置债券等资产,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到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影响比较大。
近年来利率债和信用债收益率均持续下行,导致理财产品缺乏高票息收益支撑。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表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出现持续下行,债券类资产收益率水平大幅下降,这使得将债券类资产作为主要配置对象的理财产品难以再现高收益率。因此,理财公司不得不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502%,与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86.12个基点。
展望2025年,业内人士认为,资产荒料持续,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低利率环境难言完结。为应对债市波动,不少理财公司调整产品底层资产投资策略,加强投资者预期管理;同时,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积极布局权益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投资选择。
据《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