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
她看了女娃一眼,摇摇头,“乖,我要是能腾出一只手,我就能抱抱你了。”女娃自己止住了哭泣。她继续弯下腰,整理快递。那一刻,我真想走到女娃身边,抱一抱她。
她的手里,永远拿着东西。
多是快递盒,各种各样的快递盒,有的是硬纸盒,有的是快递袋,有的是气泡袋,还有的是泡沫箱。小的,可以一手拎几个,大的则要用双手去搬。她的手上,永远有拿不完的快递盒,难得看到她的手是空着的。
她是我们小区的快递员,在小区里开了一家快递驿站,不管是哪个快递公司的,也不管是从哪儿寄来的,进入这个小区的快递,都先进入她的驿站,再进入每家每户。每次我收到短信,去驿站拿快递,几乎都能看到她,不是在忙着挨个给每一个快递包裹贴编号上架,就是帮业主找快递。她弯腰在一大堆快递盒中翻找的样子,就像一个被灰旧的工作服包裹着的蜷缩的快递盒。
有时也能在小区的路上碰到她。她无法认识每一位小区业主,但大部分业主却都认识她,只要是收到过快递的。她向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微笑,或点头,因为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她的快递驿站的客户。在小区路上走着的人,要么是回家,要么是出门,她不一样,她是上门送快递。有的快寄包裹太沉,或者太大,或者是生鲜等易腐的物品,她就会帮业主将快递送到家门口。你在小区里看到她的时候,她一定是拉着一个平板推车的,车上堆着各种各样的快递,从1号楼到8号楼,按顺序码起来。平板车的轮子,与地面摩擦,发出难听的声音,她似乎也觉出了,推得慢一点,声音就变小了,变哑了,像一个闷着头不敢大声讲话的乡下孩子。
我们这个小区,都是高层,每个单元有两部电梯,遇到早晚高峰,回家的人和急着出门上学上班的人,都焦急地等电梯。她送快递的时候,都是选择避开早晚高峰,堆满了快递盒的平板车,安静地停在某个楼梯洞口,样子像一个被限行的外地车辆,停在限行区域外,苦等可以通行的时间。但有一次,她竟然在晚高峰的时候,推着送快递的平板车,进了一部电梯,电梯里挤满了下班或放学归来的业主,有人不耐烦地呵斥道,你送快递的就不能等等吗,赶这个点送快递,挤得都没地方站了。她赶忙连声道歉,解释说这个业主的快递是生鲜,等着做晚饭呢。电梯厢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是在业主群里听说这一幕的,发消息的业主呼吁,送快递的也不容易,何况是为我们业主服务的,别动不动就责骂人家。很多业主附和,表示赞同。
她不在我们业主群,看不见群里的议论。这个小区,是我们的家,却只是她挣钱养家糊口的地方。
上个周末,我出门去小店买东西,又在小区遇见了她,照例是推着平板车,在忙着送快递。她看见了我,将平板车往边上靠了靠,冲我笑了笑。我也回笑了笑。她推着平板车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惊讶地看见,平板车后,还跟着一个小女娃,三四岁的样子,女娃的双手上,竟然各拿着一个小小的快递盒。擦身而过,来不及问她,猜想这一定是她的女儿吧。我回头看了她们一眼,她吃力地推着平板车,女娃则一蹦一跳地跟在她身后,两只手上拿着的小快递盒,像两件小玩具一样,和她的小辫子一起左右摇摆,上下跳动,很开心的样子。
我回到小区的时候,恰好又碰见了她。平板车已经空了,看来快递都已经送完了。她推着平板车,小女娃站在平板车上,一只手扶着平板车的扶手,另一只手张开,像飞翔的样子。女娃“咯咯”地笑着,嗲声嗲气地喊着:“妈妈,快一点嘛,再快一点!”她推着平板车,加快了步伐,平板车的轮子,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与女娃“咯咯”的笑声相呼应。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次一点也不觉得车轮的声音刺耳难听,它就像是专为女娃的笑声打节拍的,和谐,好听。
昨天我去驿站拿快递,她像以往一样,埋头在整理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快递,女娃在一旁顾自玩耍。我刚找到快递,忽然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原来是女娃摔倒了。她从快递堆中直起腰,对女娃说:“自己爬起来。”女娃自己爬了起来,抽抽搭搭地走到了她身边,张开双手。她看了女娃一眼,摇摇头,“乖,我要是能腾出一只手,我就能抱抱你了。”
女娃自己止住了哭泣。她继续弯下腰,整理快递。
那一刻,我真想走到女娃身边,抱一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