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海
阳春三月,由萧山区进化镇党委、政府编印的《进化读本》第十一册——《进化乡土故事》,为怡人春景添上一缕墨香。
这十一本系列读本中,进化镇党建办田何兴主撰了《欢潭记》《古韵欢潭》《进化百年记事》《感悟进化》《进化人风采》《进化乡土故事》这六册;参与了《进化镇党史》《进化民间故事集》《欢潭故事》这三册;此外,他还编写过《欢潭乡简史》等。
三月底就要退休的田何兴,作为主持工作的副主编,已经在负责编纂中的《进化镇志》编辑部工作近三年,繁重的编纂及协调事务之外,还领写了六个“编”的志稿撰写任务,这份旁人看来把他累得够呛的差使,他却干劲十足,发扬了属龙人特有的龙马精神!
田何兴家住进化镇欢潭自然村,祖上田氏自宋代以来,世居这世外桃源的江南小山村,耕读传家,光是《萧山历代登科录》历年记载的进士,就有田麟(1521年)、田嘉年(1637年)、田轩来(1691年)、田家宾(1768年)、田祥(1838年)五位,秀才更多。田何兴高中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欢潭、新江岭、进化,四十余年的工作积淀,对于进化古今中外的正史、趣闻烂熟于胸,若是遭遇同好,喝上几盅欢叙畅聊,即可再现苏东坡《前赤壁赋》里“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场景。一如琼瑶诗作《问天何时老》“我心深深处,中有千千结”,这是一份藏在田何兴心肝顶上的浓郁醇香的进化情结!
田何兴为人,有着萧山南片人的豪爽,又极勤快。他负责广播站时的历年广播手写稿,如今都静静地陈列在进化镇档案室。虽说不爱家乡的人是很少的,但是有着热爱家乡鲜明而具体举措的人,却是不多。田何兴不识麻将不打牌,更不会网上游戏,家宁妻贤的他,愣是把业余时间都投到了思考进化发展路径、挖掘整理进化文化的汪洋大海里面,遨游其中,沉浸其中,乐在其中,醉美其中。
看他撰写的《生态立镇看进化》《休闲进化在创新创业中“蝶变”》《值得进化借鉴的店口创业发展之路》,感悟深沉、思路清晰、抓手切实;看他笔下的《中国儿童时报创始人——田锡安》《田麟:千年碧血,一代苌弘》《葛云飞:民族英雄名垂青史》,史料翔实、形象生动、爱憎分明;看他创作的《大禹娶妻》《西施吃鸡》《千岁和尚》,娓娓道来、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为原本已是历史文化名镇的进化,锦上再添数朵花,写出了十来本所写所描根在“如歌的进化”的书籍,善莫大焉!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蜂》,是萧山邻居富阳人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后两句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供人享受,为人辛苦,给人甜蜜。全诗体物工妙,词近旨远,夹叙夹议的手法配合默契,叙述中不尚辞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辅以言深,历来令人称道。赏析之余,我忽然想到,个子不高的田何兴,正是这样像一只可敬可爱蜜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