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地大棚杨梅抢“鲜”上市 科技赋能解锁丰收密码

  本报讯 (文/记者  何可人 李霖达  通讯员  周介媛  沈熙霞  摄/记者  何可人)眼下,露天的杨梅树还挂着青果,而我区进化镇、所前镇山间的杨梅大棚内,已是一派硕果盈枝的丰收景象。

  5月22日上午,在进化镇云飞村的杭州鼎金果品专业合作社杨梅大棚内,一颗颗红彤彤的杨梅缀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我们是从昨天开始采摘的,成熟期比露天种植的杨梅足足提前了20天左右,预计可以采到6月初。”合作社负责人裘忠灿笑着说。

  这座沿山而建的杨梅大棚,于2022年投入使用,是省农科院大棚杨梅科研基地,面积约15亩,种有早鲜、早色、迟色等多个品种的杨梅树。走进大棚,仿佛来到一座现代化的“杨梅工厂”。雾化系统精准控湿,温度控制系统等智能化设施设备齐全,为杨梅生长营造出可适应的最佳环境。

  裘忠灿透露,这批“科技杨梅”每斤售价超百元,虽然身价不凡,却依然供不应求,上市首日销量便突破百箱,每箱三斤多重。除了本地老客户预订,还有不少省外客户慕名而来。

  在所前镇杜家村的萧山依天红家庭农场杨梅采摘基地,同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座去年下半年建成投用的近6亩大棚内,50余棵杨梅树长势喜人,其中树龄最大的已有80多岁,品种有早色、迟色两种。

  “第一次尝试大棚杨梅,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基地负责人杜谅满脸笑意地说,大棚内热量往上聚集,因此山势越高,杨梅成熟越早。虽然高处的杨梅已有泛红可供尝鲜,但考虑到品质,大面积采摘还需再等一周左右。“我们的杨梅口感鲜美中带点酸味,再等几天,味道会更加完美。”

  杜谅坦言,大棚杨梅花期早,因花期空气中尚无花粉,需进行人工授粉,这对首次尝试的他来说颇具挑战。不过,大棚种植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了。“就像今年,露天种植的迟色杨梅受天气影响产量不佳,大棚里的就长得很好。”这些天,基地已接到不少预订电话,尽管前期投入较大,但目前的成果让他倍感欣慰。

  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蓝海燕介绍,目前全区仅有这两处杨梅大棚。“大棚种植杨梅的优势还是很显著的。”她说,通过人工干预与智能化管理相结合,不仅提升了种植效率和产量,改善了杨梅品质与口感,还能实现提前上市、延长采摘期,帮助农户抢占市场先机,为我区杨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影像
   第08版:教育
社区启动“青年伙伴计划”
区中医院“重塑人生脊梁” 项目获 省级 “优质助残公益项目” 称号
本地大棚杨梅抢“鲜”上市 科技赋能解锁丰收密码
社科市集开进紫橙国际产业园
社区引入空间主理人 运营收益“反哺”居民服务
喜分新房
萧山春之歌合唱团 亮相省老年合唱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