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所需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产教深度融合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聚能环”

  ■记者 朱颖华 通讯员 陈晓磊

  深化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高度融合,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就业需求侧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

  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集合育人亮点,聚点成线,连线成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仅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而且为新时代技工教育提供了实践范本。

  校企协同

  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链

  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不断迭代发展,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不断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积极与区域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每年引入企业导师不少于15人。在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中,学校携手企业,实施工学交替、定岗实习、技师研修等教学环节,构建工学一体化产教融合共同体。

  作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建设院校,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参与完成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建设,累计建设总数达到10个,重点建成12门校级优质课程,辐射带动岗位相关或技术相近专业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学校工学一体化专业覆盖率达92.3%。

  在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每个班级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在校学习后,都有一学期时间,到区域内知名企业进行工学交替,推进教学内容与生产场景无缝对接。到了三年级,每个学生都要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利用毕业前这一年,以全工作状态,把在校所学融入到实习岗位,在真实工作场景锤炼技术技能。而技师段的学生,在学习的最后一年则会进入技师研修阶段。他们深入各个企业,把企业的技术改造难题作为毕业前的专题研修项目,在学校老师、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设备改造、工艺改进等。

  工学交替、定岗实习、技师研修,串连起一条高技能人才培养链。记者采访时,遇到浙大创新专程来学校招聘实习生。“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培养的学生,我们很欢迎!”这家芯片行业的企业,3年前,曾在该校招聘过十几位毕业生。企业负责人反馈,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的学生,技术技能过硬,稳定率很高,因此今年他们想再招聘一批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工学一体化培养,为企业补充技术技能人才。

  平台赋能

  实现产教互促校企共赢

  平台在产教融合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借助平台的资源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形成“产教互促、校企共赢”的良性循环,是杭州萧山技师学院从实践中找到的一条经验。

  前不久,萧山区现代产业人才学院正式揭牌。该学院是由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于去年联合共建的人才培养平台,依托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开展日常教学和管理。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借此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打通产学研通道,培养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依托“技师研修”模式,学校为企业定制技术解决方案,为萧山东片及开发区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与人才输送,推动区域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升级。2024年,学校面向区域内51家中小企业,组织了104位技师段学生参与完成企业技改、工艺创新、产品试制、新品研发等研修服务项目50项,获得专利25个,合计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700多万元。

  在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技能大赛被视作教学的一种延伸。依托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产教融合项目基地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基地平台优势,学校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动世赛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的融合,落实“世赛-国赛-省赛-市(区)赛-校赛”五级赛事备赛“练兵”制度,形成金牌教练、金牌选手领衔的塔型结构式集训团队。2024年,学校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40项,其中何城柯同学获第47届世赛中国国家集训队CAD机械设计项目第二名,周森锋同学获第47届世赛中国国家集训队数控铣项目第五名;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组织的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中,该校师生荣获8金、6银、7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列全省第一。

  内涵建设

  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2022年,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入选浙江省10所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3年来,学校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趋势,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围绕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布局,瞄准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学校形成了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新设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低空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匹配区域经济,促进产业协同。

  以企业学院、博士后工作站、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创新载体,学校持续推动产业与技术创新和技师培养的深度融合。目前,学校已有法国elecworks智能电气设计教学中心等7个领军企业技术共同体;成立了海天数智化设计与制造等5个产业学院;与先临三维等知名企业共建了21家企业学院。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让学校教学始终紧跟技术发展和企业需求。

  为深化双主体、三阶段、五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提出“百千万”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即在我区规上企业中遴选约100家企业提供近千个岗位需求,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岗位需求,匹配人才培养路径,最终企业能提供经遴选培养的我校毕业生不低于年薪12万的薪资。2024年,学校已和区内18家头部规上企业签订“百千万”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协议。

  良好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下,一批又一批萧技学子成长为符合智能制造的生产流程和要求,能够解决实际的、系统的、关键问题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19%以上,就业对口率达85.95%,技师专业学生岗位供求比达到1比10以上,59.7%的技师毕业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毕业生就业前景好、薪酬待遇高、发展平台优已成为“萧技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所需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所前一小与新湾小学手拉手联谊如期举行
~~~
~~~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影像
   第08版:教育
产教深度融合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聚能环”
一份延续27年的校际友谊
每月一本书 共读共行共成长
浙江开放大学萧山学院与汇宇社区联合开展红十字救护培训
“潮”也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