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泰
原来董仲舒是萧山董氏的始祖,凤凰坞董氏家族是他的后裔;在文昌阁一楼的空地上,还有两尊与凤凰坞有关的历史名人的雕像。西边是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的石雕座像,东面是一尊著名爱国将领黄绍竑将军戎装立像……
山清水秀的凤凰坞村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沿着溪边村道,开进村口,一座庄严华贵、古朴典雅的文昌阁,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格外神秘迷人。
在文昌阁西南入口门楼上,悬挂着“河上公园”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时任国民革命军上将、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的手迹。公园门口一对勇猛威武的石狮子守护在大门两侧。跨进门内,左边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石亭子,亭子中间立着一块大理石石碑,碑的一面是“功德碑”,刻着为重修文昌阁捐款的乡贤姓名和捐款金额,上面大多为董氏族人。另一面是“文昌阁重修碑记”,碑文说,文昌阁始建于五代十国,清乾隆十三年进行了重修。此阁由于战乱破坏,又年久失修,使之破败不堪,只留下拱形底座。重修文昌阁,拯救历史文化遗产是凤凰坞人多年来的夙愿,在热心人的推动下,2009年村里成立了文昌阁筹建组,发动群众捐款筹集建设资金,终于在2010年12月修建竣工,让这一千年古迹重放华彩。
眼前的文昌阁,飞檐翘角,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宛若古城楼。阁楼基座石拱形通道上,东西两个洞口门庭上是“腾蛟起凤”和“钟灵毓秀”两块石匾,三层阁楼楼顶正中上书“文昌阁”,二楼正殿大门上是一块画有四只金色凤凰图案的“凤凰来仪”牌匾,大门两边两根立柱上是一副“文昌阁内祭文昌,凤凰坞里出凤凰”的对联。殿内中间塑有梓潼文帝君的坐像,上悬“文明昌盛”匾额,匾上方是一幅鱼跃龙门的彩绘。文帝君塑像左右两侧是关帝圣君和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坐像,上面分别悬挂着“义薄云天”和“儒家天下”的匾额。殿外墙上挂着文昌帝张亚子、关帝圣君关羽和大儒董仲舒的简介,原来董仲舒是萧山董氏的始祖,凤凰坞董氏家族是他的后裔,怪不得董氏后人把他老人家请进了文昌阁供奉起来。文昌阁内的匾额和对联非常有特色,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为文昌阁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在文昌阁一楼的空地上,还有两尊与凤凰坞有关的历史名人的雕像。西边是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的石雕坐像,他长须飘飘,右手握着厚厚的一本翻开的书,左手捏着披风的长襟,慈眉善目,温文尔雅。传说施耐庵就是在凤凰坞文昌阁里,写出了千古不朽的《水浒传》这部名著。东面是一尊著名爱国将领黄绍竑将军戎装立像,他左手紧握战刀,右手在胸前拿着军用望远镜,目光坚毅,威风凛凛。黄绍竑将军曾于1938年8月7日亲临河上检阅萧山县抗日自卫团队指导抗战。1949年3月他作为国民党和谈代表成员赴北京谈判,1949年8月联名宣布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等职。他身后是一堵“浙江省政府序列抗战牺牲公务人员名录墙”,共刻录了140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公务人员名录,供人们缅怀悼念。抗战期间,萧山县政府曾几次迁入凤凰坞村办公,该村是萧山的战时指挥中心。
凤凰坞村人民是勤劳勇敢的,现在的凤凰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太平盛世,文昌阁才有了焕然一新的新气象,“梓潼文化千载颂,儒学精华万世传”,在这个崇学向上的美丽小山村,山窝里一定会飞出更多的金凤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