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饮外摆 让流量变“留量”

  ■本报评论员  周珂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蹄髈、酥鱼、卤鸭……最近,萧山很多宾馆、饭店开始外摆,门前人头攒动,特色菜往往不到2小时就售罄。

  这样的场景,在萧山许多地方上演,为萧山餐饮业注入了一针强心针。

  外摆是什么?商业外摆是指经营单位或个人,依托门面延伸区域从事与店内业态一致的经营活动。在餐饮业,外摆与地摊不同,往往有着品牌背书,能消除消费者对街头食品卫生的顾虑。正如市民所评价的:比外卖放心,出事了跑不了。

  那么,为什么这段时间外摆如此“火热”?

  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近300万家餐饮门店关闭。这一现象背后,是消费降级、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的叠加。萧山家乡园度假酒店相关负责人很早就察觉到了这种冲击,“我们酒店的人均消费水平,从150元降到了120元。也试过室内直播,但场景单一,直播间留不住流量。”

  今年3月,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如今,萧山已整体推进相关工作,在保障市容秩序的前提下,释放餐饮活力。

  可以说,外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当下餐饮企业的破局密码。萧山餐饮企业外摆时,很多招牌菜以近乎成本价销售,用“实打实的实惠”吸引顾客。以宝盛宾馆为例,每天外摆不到2小时,最高营收近2万元。更为重要的是,此举成功为餐馆引流,很多市民尝过之后,会选择进店尝尝其他菜,甚至在之后预定相关宴请。

  这种主动出击,归根结底,是萧山餐饮企业对“大众化”的理解。这几年,受消费降级影响最为严重的,是高档饭店。为何?消费动力不足,商务宴请自然大幅减少。宝盛宾馆相关负责人直言,“以前不会出来外摆的,现在生意不好做,我们决定尝试一下。”

  于是,这些企业深耕市民需求,所有外摆菜色都是当日烧制,保障菜品品质与安全,兼之低廉的价格,用平价策略打开市场,满足着快节奏生活中懒得做饭群体的需求。外摆的意义,也超越了商家的短期增收。从“端坐庙堂”到“走向街头”,外摆模式架起品质与实惠之间的桥梁,拉近了商家和消费者的距离,成为企业逆境求生的法宝。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波热潮中,这些餐馆基本都进行了现场直播。宝盛的直播工作人员,没经过专业直播就上岗,效果很好;家乡园的直播小伙,给顾客发篮子和口罩的空隙,还会在镜头前进行互动。

  这种“线下体验+线上引流”的闭环,创造了传统餐饮难以企及的传播效率。最为直观的就是家乡园度假酒店。外摆之后,直播间的在线观看人数与之前的室内直播相比,人多且稳定。在频繁的互动中,将弹幕“预留一份”的实时反馈,转化为线下排队的长龙,重构了传统餐饮的价值链。

  从参与外摆试点的企业可以看到,宝盛、家乡园、名门宴等多是扎根萧山的老牌餐饮。这些企业积淀下来的口碑、技艺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都变成外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这或许也是萧山餐饮企业给行业的一次“打板”:当消费市场呈现出“既要品质又要实惠”的双重需求时,餐饮企业发展的韧性,不是固守辉煌,而是与街头烟火气共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青年公交 一座城市的温暖回应
让外卖竞争来得更猛烈些吧
“暖新”小事 让萧山更有人情味儿
“遮牌车” 无处可逃
刷手机导致的“龟速车” 是该好好整治了
餐饮外摆 让流量变“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