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公交 一座城市的温暖回应

  ■本报评论员  王俞楠

  5月4日,青年节,萧山给青年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首条“青年向往之城”青年公交接驳线正式“上线”运行。

  这条接驳线不长,单线运行时长在20分钟左右,但线路精准连接地铁 6 号线亚运村站与地铁 2 号线盈丰路站,实实在在解决了附近青年“地铁上下班”路上的“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像住在宁巢美地公寓的陈女士就提到,以往去地铁站骑自行车需五六分钟,遇到下雨天极为不便,而接驳线的开通,让她再也无需为恶劣天气下的通勤发愁。上下班高峰期10分钟一班的“青年公交”,实实在在解决了青年日常出行的痛点,更是为青年在快节奏生活中保留了一份从容。

  此外,线路的规划充分考量青年人的特点。“青年公交”途经宁巢美地公寓、亚奥城、桂冠东方城等多个青年居住社区,并在沿线灵活设置6个“招呼站”。这些站点,其实间隔不远,大多就是小区的一个出口和另一个出口的距离。或许只是少走200米、300米路,对青年人来说,却“贴心”了不少。

  试想一下,忙碌一天的青年下班后,可以在离家最近的小区门口下车,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公交车”自由,这种便捷是对青年生活需求的精准回应。

  当然,这些贴心的方案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在前期。为了让这条接驳线更贴合青年需求,盈丰街道、公交公司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座谈交流、进行街头采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 2000 余名青年的意见,最终确定了线路走向。并且在试运营阶段还通过放置 “意见反馈表”等积极收集建议,并表示将在后续进行运营时间、线路走向等优化。

  这些细节,都是一个城市对待青年的态度。

  在萧山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道路上,不仅有政策支持的大动作,更有如“青年公交”这样的小细节、小改变。

  如为了“让青年人有地方好好吃饭”,在城河街边,萧山推出了首家青年友好型社区食堂。这里不仅就餐环境友好,既有适合朋友小聚的多人桌,也有适合独自用餐的单人桌,满足青年的不同需求。可以说是一个一个人吃饭也不会感觉尴尬的地方。同时,价格友好,满足年轻人“健康、实惠、方便”的用餐需求。

  再如,区办事服务中心里的青年萧山服务专窗。在这里,一站式解决青年人来到萧山的所有政策疑问。不仅是这一线下窗口,萧山还依托“青年萧山”浙里办专题板块、微信小程序、专属App等,为青年提供政策项目咨询、创新创业、城市融入等功能,让青年来萧不再毫无头绪。

  这些点滴,是一个城市对青年的温暖回应。它们如同细密的针脚,缝补起青年生活的不便,让青年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愈发紧密。

  未来,我们也相信萧山将继续秉持这份对青年的关怀与诚意,推出更多暖心举措,让青年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挥洒汗水、追逐梦想,也让萧山因青年的蓬勃朝气而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青年真正向往并眷恋的活力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青年公交 一座城市的温暖回应
让外卖竞争来得更猛烈些吧
“暖新”小事 让萧山更有人情味儿
“遮牌车” 无处可逃
刷手机导致的“龟速车” 是该好好整治了
餐饮外摆 让流量变“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