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客说

闻堰渔市鲜簇簇

  ■来永祥

  东方天际的鱼肚白尚未露头,西江塘上闻堰码头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

  一艘艘小渔船缓缓地靠上岸边,渔民们趁着晨露,将一夜辛劳的收获带上了岸边。

  摊位上,各种江鲜琳琅满目。钱塘江的鲚鱼,身形细长,如银色的柳叶,因肉质鲜嫩,特别受到食客的青睐。有的买去尝个鲜,而更多的买主则是挑大的买回去,冷冻在冰箱内,待春节鲚鱼断档时拿出来招待亲朋好友。江鳗被称为“野生软黄金”,售价每斤达数百元,因滑鳗靠网是网不住的,得用特殊的钓具用小虾做鱼饵才钓得上来,因此市场上难得一见,显得格外珍贵。二三十斤重的大包头鱼,因一般的人家吃不完,老板也很人性化,是可以要头买头,要肉买肉分段零买的。但湘湖沿线像跨湖楼、越风楼的大厨们,可不会分段去买,他们一上来,就全部给“包圆”了。因为鱼的每一个部位,都各有各的吃法,抑或红烧鱼头,抑或糖醋鱼块,经过他们的手,都可以成为一道诱人的美味。渔市上最多的还是江里的白条、鲈鱼、鲫鱼等,这些鱼儿由于长时间受江水的冲刷,因而少了许多泥土味和鱼腥味,价格也比较实惠,尤其受买主的青睐。

  搭着渔市闹猛的顺风车,江对面西湖区双浦镇的菜农,也纷纷赶了大早,从田里采来自己的收获,花两元钱的轮渡费,大包小包地将现摘的果蔬往渔市上搬。这些蔬菜,菜叶上还滴着晨露,叶片上的绒毛清晰可见。因此,他们挑来的蔬菜往往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闻堰的渔市,不仅仅是一个买卖江鲜的地方,更是古越文化、西江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渔民们的生活与希望,也见证寻常百姓的生活由贫穷到日益富足的蝶变历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凡人脸~~~
长相忆~~~
紫藤花~~~
消息树~~~
尖尖角~~~
茶客说~~~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公益
笔蘸沙泥书岁月
半身铜像一生事
慢品浮生一盏茶
互助服务到建德
鸟语秘境白马湖
闻堰渔市鲜簇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