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心“海洋刺客” 老人被海鱼扎伤后险截肢

  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洪斐)小小的鱼刺,竟能让一名健康老人命悬一线?近日,萧山86岁的夏大伯在处理新鲜海鱼时,脚部不慎被鱼鳍尖刺划出一个2毫米的伤口。他没有当回事,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后,随手贴上了创可贴。

  然而随后一天内,夏大伯的情况急转直下:被扎6小时后,伤口周围泛红区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按压有灼热感;12小时后,整条小腿肿胀,皮肤出现暗紫色瘀斑;18小时后,身体突发寒战高热至39.8℃,意识开始模糊;24小时后,伤口水疱破溃流出褐色液体,血压骤降至80/50mmHg,继而出现了感染性休克。

  家人立刻把夏大伯送到了萧山区中医院急诊科。夏大伯的情况让医生意识到,这并非普通的细菌感染。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锦说:“我们结合他的海鲜接触史和病情的迅猛发展,怀疑是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这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常寄生在牡蛎、虾蟹、鱼类等海产品身上。这种细菌毒性强、进展极快,通过皮肤上的伤口侵入人体,可引起严重的坏死性筋膜炎和脓毒症,死亡率接近50%,致残率则更高。”

  经过检测,医生在夏大伯的血液中,找到了创伤弧菌这个“海洋刺客”。确诊后,医疗团队立刻启动了紧急救治流程。

  夏大伯被送入手术室,急诊科医生通过静脉输注强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手足外科团队迅速介入,进行了紧急清创,彻底清除患者小腿被感染和坏死的组织,全面消毒,阻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在进行一系列急救后,夏大伯被转入ICU,进行全方位的生命支持。

  万幸的是,由于送医相对及时,医疗团队诊断快速准确,再加上多科室团队的全力救治,夏大伯最终保住了肢体,经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目前已经能下地行走。

  韩医生提醒,市民处理海鲜时,务必戴上厚实的手套。如果不小心被海鲜刺伤,应该将血挤出,然后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肥皂液冲洗伤口。值得一提的是,创伤弧菌是嗜盐菌,切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免加重感染。之后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最近医院的急诊科就诊。

  另外,创伤弧菌喜温、喜盐,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整体感染发生率不高,免疫力正常的人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不会受到感染。但免疫力差的人,如患有慢性肝病、糖尿病,嗜酒,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发病风险高,尤其要注意预防,最好避免生食海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当心“海洋刺客” 老人被海鱼扎伤后险截肢
67家“崇军商家”暖心服务致敬军人
精准培训破解治理难题 北干物管先锋“答卷”重实效
校园安全检查全面展开
旗袍走秀
狠抓企业网络安全培训
太平弄社区提供公益陪诊服务 独居老人就医不再难
乡村读书会走进楼塔
杨时社区开展“社交能量场”高质量对话 助力青年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