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区入选全省首批“政银险担基”协同支农改革试点

今年力争“新农贷”等三类贷款发放超59亿元

  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周介媛)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首批“政银险担基”协同支农改革试点名单,萧山成功入选,成为全省10个试点地区之一。

  此次试点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底,将初步构建“政银险担基”协同支农工作机制,逐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具体包括:力争发放“新农贷”“市民易贷”“强村贷”分别达30亿元、25亿元、4亿元以上;到位“政银共建”资金和低收入农户帮扶基金分别达2.5亿元、150万元以上;更新完善2个地方特色险种,水稻保险覆盖面超90%,保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省领先。到2026年底,协同支农体系将逐步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基本覆盖“三农”主体,进一步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度与密度。

  为实现目标,我区将聚焦五大重点任务推进试点工作。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与产品。开发“乡村振兴贷”“共富产业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基金专属产品,重点支持农业创新产业园、乡村共富示范点、农产品冷链保供等项目。二是完善地方特色险种。对《杨梅气象指数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相关条款进行优化,进一步促进相关产能稳定供应。三是推出“新农贷”“强村贷”,其中“新农贷”对“新农人”个人及所办经营主体的信用贷款额度一般分别不超200万元、5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对“新农人”投资的列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区级财政资金补助的项目,按产业项目投资额40%发放信用贷款;“强村贷”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强村公司提供最高500万元信用贷款。四是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金融机构落实粮食生产贷款贴息,规模种粮主体贷款利率执行LPR利率,并享70%贴息;联合省、市、区多级融资担保公司开展银担业务,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难、融资难问题。五是深化“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法人银行将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使用权、生物活体资产、金融资产及农户信誉等纳入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创新线上化“市民易贷”产品,为农户提供小额、线上信用贷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湘湖实验室:百米连廊间 打通农业科技转化全链条
我区残疾人运动员 在全国赛事上摘得一金两银一铜
我区入选全省首批“政银险担基”协同支农改革试点
萧山区数字赋能医共体实践 入选国家卫健委工作专刊
“瑜”见美丽
萧山率先完成39卷年鉴数字化收录工作
阿联酋航空将启用A350客机 执飞杭州往返迪拜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