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区数字赋能医共体实践
入选国家卫健委工作专刊

  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 通讯员 冯佳程)日前,杭州古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承建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数字赋能医共体建设推动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实践,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卫生健康工作交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专刊(第12期)。

  近年来,萧山区紧扣“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目标,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与400余家民营机构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助力医共体管理能力跃迁,持续提升医防协同与智慧服务水平,切实推动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医共体与数智化如何融合?我区以医共体为枢纽构建三级数据归集体系,纵向贯通7家区级医院与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分级诊疗数据链。横向联通400余家民营诊所、23家民营医院等社会办医机构,通过“健康大脑”数据底座实现区域全民健康平台、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等系统的全量数据归集与管理,推进医疗数据“一网互联”。

  数字化医共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我区构建了基层医疗“惠民化”服务,实现医疗质量与效率双提升。比如,为方便居民“家门口”就医,我区以慢病全周期管理为抓手,重点打造“小病慢病不出村(社)”一站式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由医共体总院审核药品目录及批量开具处方,药品打包提前配送到基层机构,减少居民往返就医次数。

  医防融合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所在。为织密医防融合“一体化”网络,我区建成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覆盖10类症状及50多种传染病,实现源头追踪和传播预测。此外,我区依托“健康大脑”构建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医共体内用药、随访信息实时共享。在体重管理方面,我区构建“1+4+N”服务载体,明确医共体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体重管理门诊建设标准,建立“筛查—干预—追踪”全流程管理机制,贯通双向转诊快捷通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湘湖实验室:百米连廊间 打通农业科技转化全链条
我区残疾人运动员 在全国赛事上摘得一金两银一铜
我区入选全省首批“政银险担基”协同支农改革试点
萧山区数字赋能医共体实践 入选国家卫健委工作专刊
“瑜”见美丽
萧山率先完成39卷年鉴数字化收录工作
阿联酋航空将启用A350客机 执飞杭州往返迪拜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