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一环,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时代的浪潮中,科技创新与工匠精神,正从涓涓细流逐渐汇聚成江海,穿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浩瀚。在9月26日杭州工匠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致敬工匠精神,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创新力量。
■文/记者 朱颖华
“将类似电动牙刷的三维扫描仪伸入口腔对准牙齿和牙龈,30秒就能获取高精度、大跨度的全牙列数据,2分钟就能生成全口三维数据和口腔健康检查报告……”在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杭州数字工匠”马超向记者介绍着由他主持开发的Aoralscan系列口腔数字印模仪。
这款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的产品,是马超和团队深耕三维视觉技术领域多年的创新成果,讲述了新一代企业研发人员以数字时代的语言重构工匠精神、推动产业升级的故事。
从“0”到“1”
推动齿科诊疗向数字化转型
2014年,马超进入先临三维,全程参与并主导Aoralscan系列口腔数字印模仪的研发。
当时,齿科诊疗领域正处于传统石膏取模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技术封锁与性能瓶颈,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攻克微型激光双色成像技术、彩色条纹结构光的三维重建算法,推动了齿科诊疗模式向椅旁数字化诊断转变。
2021年,Aoralscan 系列的第一款产品正式量产,并被认定为“浙江省首台(套)产品”。相比传统石膏取模、硅橡胶印模,口腔数字印模仪能够简单、直观、高效、精准地采集到患者的口腔数字化印模,大大缩短了医生的诊疗时间,也为患者带来了更舒适的体验。就诊过程中,患者的嘴巴里不再需要被塞满硅橡胶,而且他们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牙齿被扫描的过程,并借助屏幕上的牙齿细节和医生进行顺畅沟通。配合设计软件和椅旁加工机或3D打印机,以往2周左右的义齿数据采集制作周期和戴牙过程可以缩短到2个小时。
该产品颠覆了传统的齿科诊疗方式,因此投入市场后迅速成为齿科临床诊疗的得力助手。
从“100”到“5”
完成口内扫描的精度革命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2023 年,为打破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困局,马超带团队大胆创新,突破常规,开发出全球首创的口内摄影测量技术(IPG)。这项技术的突破,彻底改写了全口无牙颌种植病例的诊疗标准,将口内扫描精度从百微米级提升至5微米,使得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同时,他和团队通过技术整合,将传统诊疗中依赖技工辅助或高价设备组合的复杂流程,简化为单台口内扫描仪即可完成的标准化操作,不仅大幅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而且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高精度数字化诊疗服务。
目前,Aoralscan系列第三代产品已获得2024年度“金燧奖”中国光电仪器品牌榜银奖,累计销售超10亿元,其中的Elite机型更被欧美口腔专家誉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数字化的浪潮中,马超以追求极致、敢于创新的匠心精神不断突破技术边界,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78 项,其中发明专利 49 项。面对技术迭代间歇越来越短的发展趋势,他表示,将始终奔跑在三维视觉技术的尖端,以永不止步的探索和努力迎接科技创新和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