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笑源
田园诗般的短视频、综艺、直播大火,这股“云自在”的热流持续升温,从《向往的生活》等取景于山间自然的综艺节目,到目下横空出世的“丁真热”,都可算作是对本真“纯朴”诗意向往的变体。
对“云自在”的需求好似一个无底洞,可“诗意栖居”于云上,破灭也是必然之事。浮云易散,自在不如在人间寻。
不可否认,群体性陷入“云自在”的桃源仙境,内因是美好的向往,外因仍是现实的苟且泥泞。“云世界”发展迅速,万物皆可“云”,而人间又是那么狭小;自然而然地,人心的大块空地就让渡给了闻不到摸不着的虚拟之物。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精神慰藉确非恶事。对每个勤勤恳恳的打工人来说,裨益极多。无论是对市场、对社会、对个人,这样的良药,服得熨帖、舒服。但也更加毋庸置疑,虚幻终归不是真实,画饼终归不能充饥。当浮云散去、云上繁华尘埃落尽时, 我们该从何处寻得慰藉?
——当然还是人间。
自由徜徉于互联网这件事,在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充电的同时,其实也扮演着抹杀人性中追求真实的快乐、努力挣脱牢笼束缚等等品质的杀手角色。这个杀手和颜悦色,像糖果屋那样甜蜜,也没有少了住在糖果屋里的那个老巫婆。
它使你安于现状,使你变得温驯,使你的形渐渐被心所役,使你人间的快乐逐渐流失——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没有争取现实生活之乐,没有开拓现实生活之乐,没有渴求现实生活之乐。
相反,大多数人都漂浮在云上,以视听的快乐来补偿身边的枯燥事物和切肤之痛。这不是挺奇怪的吗?反而是形下的追求变得艰难了,“形而上”的快乐却伸手可得——“我去了一趟西藏”和“我看了某某UP去了一趟西藏”,哪个容易?
但说实在的,真正意志坚强的人是不会被云上的声色犬马、云中颜如玉、黄金屋缚住脚步的。他们永远是现实生活中的开拓者、探索者。
他们知道用肉身去换得快乐的价值。
所以,与其看别人自在,自己只能虚无缥缈地踩在云上,不如自己去自在一番如何?
要相信,远方都是你未曾谋面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