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一提起象山,人们就会想到那里辽阔的大海,新鲜美味的海鲜;影视城、松兰山;渔山岛的海钓、花岙岛的海上石林、沙塘湾的古渔村。而对于我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有我的亲家公老陈一家。
大年初二,天气晴好,高速路上车子稀少。下了高速,不到两公里就到了亲家他们的村庄。
小村子叫作“双岙村”,百十户人家,背靠着不到三十米高的山丘,沿着山脚下那两个不起眼的小山岙依山而居。整个山村几乎都是简简单单的二层楼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院子,朴素而整洁。
老陈比我小一岁,他勤劳、本分、坦诚,不善言辞,与人交谈时非常谦和,脸上始终堆着微笑,虽说没什么文化,人却非常聪明。
双岙村,有许多个第一都被我这个亲家公给占先了。他是村里第一个盖起二层楼砖瓦房的人,那还是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后的第二年。当时的村民都住草舍,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也只是用山石来砌墙,屋顶仍是茅草覆盖。
年轻时的老陈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主要是外出务工,田里劳作或赶海。象山的赶海是咱们国家很有名的,那些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汐变化的规律,在退潮时下到海边的沙滩、泥滩,打捞和釆集行动迟缓的贝类海鲜和其他海产品,以此作为谋生的方式。至今村里还有不少人从事着赶海。
而老陈当年的选择是种橘子,村里第一个承包土地种橘子的是老陈,第一个种“象山青”的是老陈,第一个种“红美人”的还是老陈。老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热衷于这项事业了,早期他主要种的是蜜橘,当时的价格约八九毛钱一斤,仅仅几年的工夫,他们一家就早早地走进了小康生活。
说起红美人,吃过这种水果的朋友一定会跷大拇指,虽说价格有点贵,但是它既鲜美,甜度又高,而且水分尤为丰沛,吃上一口满嘴的蜜糖汁让人的味蕾得以充分的满足。红美人原产于日本,后来成了网红水果,也成就了老实巴交的老陈夫妇,成就了千千万万大众的口福。比起别人家的红美人,老陈家的来得更为正宗,因为第一代嫁接的果树就在他的果园里。当然,想从老陈一万多平方米的红美人大棚中找出那几棵功勋卓著的果树来又谈何容易,也许这只有老陈一个人最清楚。
老陈家除了种红美人外,还种有十七八亩的象山青,这一品种在他们的果园里已经种了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不断进取的老陈这几年又引进了几个新品种,一个叫作柑萍,一个叫阿思蜜。阿思蜜比柑萍和红美人更胜一筹,味道更鲜美,单单行价就是50元一斤,而市面上要卖70-80元一斤。
在双岙村,陈姓是第一大姓,陈氏的先祖也是第一个在此落户的人家。反正老陈他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他爷爷的爷爷,还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看上了这里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总之,双岙是陈家的一块福地。
几十年来,老陈的心境始终明亮着,他不仅在事业上敢于投资,在孩子们的教育上也是村里最舍得花钱的一位。他家有四个孩子,大女儿读到高中毕业,二女儿上了大专,大儿子是村里第一个本科生,而小儿子现在正在读研。
我喜欢双岙村,喜欢陷入它的恬静,喜欢果园里橘香的四溢,喜欢小山丘上的森林和那份清寂,喜欢与亲家公坐在道地上聊他的过去。那一天我们聊了很久,聊得很开心。
晚饭后,我回到海边的皇冠假日酒店,正好赶上酒店为庆祝新年在燃放烟花。此时的沙滩,一边是染红了半边夜空的五彩斑斓,一边是滚滚巨浪的涛声依旧,而我满脑子装着的都是亲家公老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