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两则涉及专业人才方面的消息:一则说的是萧山公安作为全省首个感知数据上“云”的区县分局,在全省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辅警,首期招聘推出7个业务警种的8个“年薪制”辅警岗位。另一则是一段120急救人员救护交通事故伤者的视频,说的是广西河池市巴马县城区,两名急救人员在救治伤者过程中,伤者意外从抬架上跌落……急救专家称其“救援过程极不专业”。
看完这两则消息,心中产生一种紧迫感:当下,像萧山公安、广西巴马县急救部门一样,许多单位缺乏专业人才、团队成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是不争的事实。透过萧山公安招聘“年薪制”辅警、广西巴马县“伤者意外从抬架上跌落”这两种现象,联想到木桶原理。它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并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其实,公安工作、急救工作也是如此。就拿萧山公安这7个业务警种的8个“年薪制”辅警岗位来讲,每个警种都应该有一个团队,这些警种的业务工作并非靠一人之力而是靠整个团队来完成的,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解决好人才问题,必须坚持招才育才双向发力,尽早补齐团队短板、提升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才是王道,这样才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专业人才或者行家里手,真正做到“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
尽早补齐团队成员的短板,需要双向发力。一方面,领导要重视起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结合单位实际,在招引专业人才的同时,及时摸清团队成员业务能力现状,扎实做好补短板工作。领导是决策者,不要火烧眉毛只顾眼前,要克服短视行为,具有远见卓识,用长远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把队伍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通过培训、演练、比武等多种形式育好人才,尽快实现整个队伍业务素质的大提升。另一方面,团队要行动起来。在“领军人才”、专业骨干带领下,团队成员要成为“自觉学习的主人”,加强普遍性学习、行为性学习,养成生成性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采取岗位练兵、传帮带等方式,坚持对标一流、争先进位,努力实现团队成员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的大提升。
尽早补齐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短板,是每个单位的必修课,应当高度重视,双向发力,即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