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临浦镇东麓池社区“板凳议事会”引发热议。居民们交口称赞这种没有场地限制,用最接地气的新型会议方式“简单却有效!”
中央领导曾经多次提出要精简会议、要开短会、要开有效率的会。“板凳议事会”好在求真务实的新会风,减负增效,“让基层有感”,有利于基层治理实践,多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会议形式的变革折射出工作作风的转变,那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的。“板凳议事会”形式不拘一格,只需拿上几张凳子,放在居民楼下即可。会议重在不讲究繁文缛节,只求解决问题。有时候,社区先锋岗党员就能组织“板凳议事会”,集中了解居民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向社区提出意见建议,并商议解决。
别看“板凳议事会”会议形式简单,但解决的都是一些关键的民生小事。有1栋居民楼10户人家有漏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社区组织“板凳议事会”商量出维修方案,终致这个拖延许久的老小区共性问题用最快速的方式得以解决。今年以来,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通过“板凳议事会”收集各类线索12条,并会同职能部门协商解决了社区集中统一接种疫苗、小区停车位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有消息说,这个社区自去年换届以来,累计召开“板凳议事会”民情会议35次,收集群众各类意见100余个,专题讨论破解民情难题20余个,切实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解决的这些问题,可能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每一件小事,都关乎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板凳议事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久前,临浦镇纪委会会同监察工作联络站查实了群众举报的两家存在出售、回收“烟票”情况的经营户,进一步净化了社会风气。这里面就有“板凳议事会”充分发挥信息优势的作用。该社区有132个楼长、9个街巷长经过寻访搜集情况,及时向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线索,配合了相关调查工作。“板凳议事会”在基层治理中,有助于化解矛盾和排除安全隐患,坚持标本兼治,构建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板凳议事会”吸收居民参加,在阳光下议事,便于居民充分发挥社区“小微权力”监督职能,促进社区廉政建设。正是这种共建共享模式,为社区注入了更多的“廉动力”。
如今,“板凳议事会”又有了新发展。这个社区借助镇里“临云智”平台和码上工程“监督一点通”,把“板凳议事会”搬到了云上,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参与议事,更加简便有效,有助于使其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