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梦洁
来到河上镇,参观萧山抗战纪念馆是浙江理工大学“红色和绿色”社会实践小队的重要之旅。
走入第一个展区后,我在两张黑白照片前停了下来,这时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炮火声。“快!掩护好自己,立马开火!”一声大喝让我蓦地激灵起来。望着聚精会神更换弹药的连长,我连忙扛着枪压低身子……
进入第二个展区,我看到几位神情严肃的军人正在萧山县政府的会议桌旁讨论着什么。一位军人皱眉道:“杭州沦陷,日军马上就要渡过钱塘江,城厢镇仍不安全,我们必须进行战略转移,可是去哪儿呢?”另一军人提议: “河上店地处萧山、富阳、诸暨三县交界,此处条件得天独厚。”一阵低声讨论后,大家都点头同意。县政府南迁河上店后,避免了多次轰炸,而萧山也因而成了浙东抗战的前沿阵地。
转入第三个展区,我看到李阿婆早早地在小操场上坐下,和王阿婆一起摇着蒲扇等待抗日戏剧的演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在舞台上挥舞着旗帜,台下的村民也激动地站起来一起呐喊……时任萧山县长的黄鼐着力组建政工团,政工团通过谈农事,干农活,组织文艺演出队,加强宣传工作,对萧山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1938 年 5 月,在黄县长任内,萧山县专门出版《萧山日报》宣传抗日思想。这是全县唯一的一张报纸,还流行于绍兴、金华和浙江省政府所在的永康县,一度名声在外。
越过苦难,是无上光荣的一生。我来到了最后一个展区。在剔透的玻璃展柜中,与其他奖章、文书摆放在一起的竟是一只方便面包装袋。弯下腰,我眼前突然浮现一只手,颤巍巍地把方便面袋递给我……“拿着啊,咱们建设古建筑遗址要钱,你们拿着。”老人的衣领卷了边儿,有点泛黄,双手布满斑点,指缝有点污垢,但那只方便面袋中,装着一万元。馆长郑重地收下了老人的心意……
实践小队队长的轻声呼唤,把我从一幕幕想象中拉回了现实。再次回到阳光和蓝天之下时,我终于懂得,幸福难得,和平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