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芳
二十年前,我们的生活无疑是艰辛的,而为了与贫困作斗争,我们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曾经的我们出远门只能挤公交、坐火车,如今,我们除了私家车,还有了地铁、高铁。我先生的老家在湖北,过去坐火车要10多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需要四五个小时……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观念。现在连我父母这些老一辈农民都用上了微信了,母亲经常用微信跟我们视频聊天,刷刷抖音长知识,也上个网买买营养补品等。
在近十年里我们还清了房贷,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家里也慢慢有了积蓄,夫妻俩还各自拥有了私家车。1975年出生的我,在三尺讲台上站了26年,高级职称也早已拿到手,突然有了点功成名就之感,加上年近不惑,不想再为生计拼命,于是辞掉了学校安排给我的额外工作。可是过了两年相对轻松的日子,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快乐,反而时时有空虚之感,我开始反思自己,是提早进入老年状态还是继续像年轻人一样努力奉献?我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不要让年龄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确,编织理想的经纬不舍昼夜,只要你愿意做,什么时候都不晚。那么就甩开年龄的束缚,不设限,勇敢跨步。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如果说2012年前的10年是生存的奋斗史,那么,接下来的10年,是为怎样活出更精彩的自己所作的努力。
一位师长曾对我说:“一个有追求的有进取心的女人要比那些懒散躺平的女人更有活力,也看上去更年轻。”近几年只要单位通知有各级各类比赛,我都会积极报名参加,老天爷似乎很眷顾我,每次我总能得个奖什么的,而更让我高兴的是,我这种积极的情愫也带动了周围人动起来;在工作之余,我也经常参加校外的各种文娱活动,在合唱团,我提升了自己的音乐修养,在作协,我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技巧,如今我已有不少作品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有多篇文章在学习强国平台征文栏目上刊出。
同时积极主动承担学校一些额外工作,如负责学校“清扬书苑”的建设,努力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为社会输送一批会读会说会写的人才。
正因为自己的努力,也得到很多的认可与肯定,我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最大化体现而成就感满满。世界是多彩的,拥有多彩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同样也有拥有多彩的理由,因追梦而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