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在萧山工业发展史上历来都抒写着浓墨重彩的“华章”。以万向、亚太、德意等为主的企业,在各自领域“大显身手”,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萧山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这些企业,大都有着3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中万向超过50年。为何这些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永续发展?最重要的是,他们严苛追求“工匠精神”,并一以贯之地执行在生产、研发、管理、市场等各个层面。
让我们欣喜的是,如今众多“后起之秀”的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老一辈”企业和企业家影响下,继续传承这种“工匠精神”,并发扬光大,为萧山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无疑,速博雷尔的做法就是明证。
这家规模并不很大的企业,20年来有着一股“钻牛角尖”般的执着:心无旁骛,只做减速机,并争取做到极致。
他们同样“脱胎”于传统模式,但他们不墨守成规。面对科技浪潮,他们敢于挑战,向自我“开刀”,用数字化智能化彻底改造企业,浴火重生。事实证明,过程虽然痛苦难熬,但他们做到了。凭着“工匠精神”,企业实现“二次跨越”,走上全新赛道,完成弯道“超车”。
追求“匠心”、精益求精已经逐渐变成市场对企业的必然要求。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坚持“工匠精神”,不断变革创新、建立差异化优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选择。
企业需要这种“工匠精神”,这是对产品质量等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是一种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更是未来萧山企业集群软实力“内核”所在。
“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吹响了萧山新一轮发展的“号角”。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改造是大势所趋。有理由相信,萧山企业在“工匠精神”引领下,会崛起更多“新物种”,继续创造“萧山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