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8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山的姿势

  ■孙道荣

  爬华山,又险又累。

  半途,遇到一位挑夫,背着个大筐,吃力地,缓慢地向上走着。我们攀华山,很多地方须手脚并用,真的是爬上去的,挑夫不是,他是走上去的。他后背上的背篓,估摸着有百来斤重,压在他身上,从山脚一路走上来,肯定比我们累多了,但他却不能手脚并用地攀爬,他的腰是弯曲的,呈六七十度角,不能再弯了,再弯下去,他就直不起腰了。他只能这么佝偻着腰,一步一步地,向山上走去。

  如果是刚上山,如果还有力气,我们一定能快走几步,超过他的。但一级级陡峭的台阶,将我们的能量都吸走了,我感觉自己的双腿,就像拖着个大铅坨,似乎比这位挑夫的背篓还沉重。我们就跟在他的身后,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一个更苦更累的人,走在你前面,这能给你鼓励。

  这是华山最长最陡峭的一处登山石阶,几乎所有的人,到了这里,都有气无力,气喘吁吁。前面的挑夫,一手握着拐杖,“噔、噔、噔”,缓慢而坚定地向上走。我们跟在他身后,目光正好与他的背篓平行,能看到背篓上的绳子,绷得紧紧的。如果绳子也有牙齿的话,它此刻一定紧咬牙关,既要勒紧挑夫双肩上的皮肉,又要牢牢地牵住沉重的背篓。

  走到石阶的一半,挑夫也走不动了,他停了下来。我以为他会卸下背上的背篓。没有。而是反转身,让背篓对着山上,手上的拐杖伸到背后,往背篓底下一撑,试一试,撑稳了,这才肩膀稍稍往下沉了沉,背篓上的绳子也松懈了下来,现出软塌塌疲惫的样子。拐杖帮他撑住了背篓的一部分重量,但是很显然,他的肩膀和腰,还得承受着背篓的大部分重量,难道对挑夫来说,只要减轻了一点点重担和压力,就算是歇歇脚了吗?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干脆卸下来,好好地喘口气,歇一歇?挑夫呵呵乐了,这你就不懂了,一旦卸下,想要再背起来,可就难了,需要耗费更大的力气,而且,你也可能就此倦怠了,根本就不愿意再背起它。想一想,还真是这样,我们肩上的担子,很多时候,还真不能半途卸下来,只能咬紧牙,一鼓作气担到底。

  又与挑夫闲聊了几句。他告诉我们,他的家就在山下,每天背一背篓的物品送上山,能挣个百来十元,下山的时候,顺便背一点垃圾下山,也能挣个二三十元。有时候,遇到节假日,游客多,山上的消耗大,他就往返背送两趟,这就能挣个两三百元。

  一天往返两趟,别说还要背上百十斤的重量,就是空着身,想想也可怕。但他显然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说,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在上海读大学,圆了自己年轻时读大学的梦想,另一个也已经念高中了,很快,他就能将他们都养大成人,日子就轻松一点,慢慢能好起来了。等儿女都工作了,成人了,他就不需要再这么辛苦了。说这些的时候,他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他用手指指下面,正吃力地往上攀爬的游客,说,你们看看,所有山上的人,身子都是向前倾的,用脚尖走路,手脚并用,眼光也是紧盯着眼前的台阶,只是偶尔抬头看一看前方的山顶,他们的姿势都很笨拙很难看,个个熊样,因为上山本来就是一件吃苦吃力的活。又指着几个侧身而过下山的人说,而下山的人,身体都是往后倾的,脚跟先落地,目光也是投向远方的,显得从容不迫,悠然淡定,因为他们刚刚像英雄一样登过山顶,看过美景嘛。

  我们扑哧一声,乐了。没想到,在华山遇到的这位挑夫,如此风趣。

  歇息了一会,我们继续一起向山顶攀爬。回味刚刚挑夫说的话,我们上山的姿势,还真是身体前倾,踮着脚尖,紧盯着脚下的台阶,一步步,吃力地,艰难地,像狗熊一样地,手脚并用,向山顶攀爬。而每迈出一步,你就是向前的,向上的,离山顶越来越近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湘湖诗会~~~
~~~背包揽胜
~~~凡人脸谱
~~~闲坐烹茗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梦笔桥
   第04版:文化 悦读
上山的姿势
乡村诗会
走马楼的前世今生
大山中奶奶的身影
诗词里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