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林飞 祝杨飞
今年1月3日,经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我区入选全国示范地区候选名单。几乎毫无悬念地,我区将成为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这也是我区继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之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荣誉,含金量十足。
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一切为了孩子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是延续美好明天的希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为充分发挥未保委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2021年8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发起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鼓励各地以区县为单位积极申报创建,并且首批命名不超过150个区县。
在示范创建过程中,我区始终坚持夯基础与标亮点并行、着力塑造具有高辨识度的萧山未保品牌,以“1+6+x”的品牌矩阵,即1个核心品牌引领,6大子品牌呼应,X条网络支撑,助力形成未保工作领域的高标准区域标杆。
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工作内容,提炼关爱、共护、创新、成长等保护精神,经过社会公开征集和专家评审,推出萧山未成年人保护品牌“萧伢儿”,形成专属LOGO和卡通形象,展现萧山本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围绕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六大未成年人保护主题,提炼形成“木兰家的成长日记”“美好教育”“萧图故事”“焕新家”“萧小信”“向阳花”6大未保子品牌,与“萧伢儿”品牌结成星月互动的品牌发展格局。
编制《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和《未成年人监护困境风险分级及干预措施》2项指南,形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规范。
共建共享“萧伢护”和“向阳花”2套护童系统,以《未成年人监护困境风险分级指南》为共建蓝本,互通关爱数据。
2022年3月,萧山区未保示范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2022年7月,顺利迎接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评估验收第九组的考核验收。2023年1月,经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萧山区进入全国示范地区拟命名名单。
司法保护
强制报告制度的立法依据从这里起源
2018年初,萧山区检察院在全国首创强制报告制度,联合教育、卫生健康、团委等部门落实强制报告主体,牵手未成年人密切接触单位及其工作群体,共同建立起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红色警戒线。2021年,萧山的强制报告制度被引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全国层面的立法贡献萧山智慧。
2021年11月,萧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被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确认成为国家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以“五大阵地”“三项制度”“三支队伍”为抓手,为全国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萧山经验。
2021年,萧山区办理全国首例疫情期间销售伪劣儿童口罩案件,“杭州疫情期间销售伪劣儿童口罩民事公益诉讼案:创新公益诉讼模式 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安全”入选浙江省首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十大案例。从严从快打击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学校保护
“美好教育”的理念从这里走向世界
致力教育美好,教育的理念在萧山抽芽、焕新,“美好教育”的理想在茁壮生长。
“美好教育”在融合。2021年6月,“‘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中国浙江省萧山区特殊教育提升行动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SDGs Good Practices(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库,向世界推广萧山经验。近十年,区教育局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在101所学校(幼儿园)布点占全市总数25%的资源教室,年增能受益特殊学生780余名。
“美好教育”在安全。萧山区致力于“智安校园”建设,用数字赋能校园管理。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打造校园周边安全清朗环境。开展校园欺凌与暴力专项治理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未成年学生创造安全学习环境。
“美好教育”在创新。2021年,萧山区获评全国“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区,提出区域“HUI”玩课程,凝聚开心、联合、创造等三大核心价值,助力未成年学生奔竞不息,奋勇创新。2021年10月,萧山区入选2021全国STEAM科创教育示范区,2021年11月,入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试验区,在创新教学中不断突破,创建更高的平台引导未成年人看世界。
政府保护
合力守护的举措在这里落实
近年来,保护未成年人,成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开展行动的共识,未成年人保护的部门力量更加趋向聚合。从2017年萧山区尝试全省首例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到2022年开出全省首例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单,部门未保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萧山区先后制定了《萧山区关于建立家庭成员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联合干预制度的意见》《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与监护考察工作实施办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杭州市萧山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萧山区未成年人保护个案会商制度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推动部门合力守护未成年人。
合力监护,集合部门的力量为监护缺失未成年人建立成长支持。7岁的小女孩陈飞因母亲服刑父亲失联而监护缺失,萧山区民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为其解决生活与就学问题,甚至在看守所内为其监护意识薄弱的母亲开展亲职教育,帮助树立护童观念。2021年10月,“陈某盗窃案”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全国典型案例。
合力守护,集合部门的资源共建关爱保护阵地。截至2022年,全区共建成为儿童之家494个,将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场所延伸至儿童“家门口”,建成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3个,结成区域未成年人保护的站点网络,建成投用婴幼儿成长驿站71个,累计托位7301个,支持婴幼儿和家长同学习、共成长。
合力守护,集合执法的力量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区市监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联合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行动,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无底线营销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情况持续开展检查执法。多部门联合开展未成年人文身专项治理行动,排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风险点。
“2+3”未保体系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更有力
而据不完全统计,自创建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以来,我区已对20余名未成年人实施了保护干预。
截至目前,我区已在区、镇两级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依托区未保救助中心、镇街未保站和村社未保岗三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开展迅速积极的联动、统筹,带动更多的力量、更多的资源加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2+3”未保体系推动萧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更加成熟运转,“萧伢儿”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深化。
目前,我区24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已覆盖镇街,468家“儿童之家”服务已覆盖村社,34家婴幼儿成长驿站正以“医育结合”的方式为家庭幼儿照护托起专业支持,潮文化PARK、城市书房和非遗体验点等文化生活供给,让儿童在润物无声中拥抱绚烂童年。
下一步,我区将通过“萧伢护”系统,进一步加深三级未保网络和未保部门的协同,数据共享、资源互通,让“萧伢儿”在萧山拥有稳稳的安全感,让他们能够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