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Z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梦千载 宋韵今辉

工匠大讲堂暨“萧工学堂”教学点 授牌仪式举行

  本报讯(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杨笑洁  余欣怿) 近日,由区总工会举办的“萧工学堂”工匠大讲堂走进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带领职工感受南宋官窑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并将“萧工学堂”教学点落地南宋官窑艺术馆。

  现场,第四届萧山工匠、南宋官窑艺术馆馆长叶佳星给职工们带来了一场雅趣横生的文化盛宴。

  大家参观了南宋官窑艺术馆,了解南宋官窑的前世今生,还体验了手工制瓷技艺,见证了一团瓷泥变成一件瓷器。一位职工表示,自己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接触像南宋官窑这样的传统文化,“现在有了工会提供的教学点,以后还能定期参与工会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感觉很方便。”

  “‘萧工学堂’教学点能够设在南宋官窑艺术馆,我们感到很荣幸,希望它能成为全区广大职工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教学点可以联系到更多职工,让他们走进来,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把南宋官窑的历史渊源、非遗特色、制作工艺、工匠精神等传输、传播给广大职工。”叶佳星表示。

  据悉,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包括设计、揉泥、拉坯、修坯、施釉等70多道工序,作品以“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四大特征著称,其器型庄重、工艺精致。南宋官窑艺术馆作为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在生产传统南宋官窑礼器基础上,致力于开拓日用器市场,让南宋官窑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后,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教授的指导下,职工们进行了瓷艺制作体验。抹一抹,转一转,一团平平无奇的泥巴就在大师手中,变幻出了或婀娜或端庄的器皿雏形。

  “萧工学堂”是区工人文化宫打造的品牌,定期为全区70余万职工提供课程,丰富职工8小时之外的生活。此次“萧工学堂”基层教学点的落地,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对传统文化需求的动力,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到来。

  接下来,区总工会将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职工之家等职工文化阵地的辐射作用,坚持公益性、服务型方向,扩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探索多部门联合共享优质资源和社会化发展可持续运行,创新“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为职工提供精准化、订单式、多层次的文化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新媒+
   第08版:财经
   第Z01版:萧山工人
   第Z02版:工会新闻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萧山区首届职工定向赛燃情开赛
工匠大讲堂暨“萧工学堂”教学点 授牌仪式举行
当“底层逻辑”遇上 直播电商行业职工